范文查询

《谈判中的二十条妙计(14)》范文模板

共有172人参考谈判中的二十条妙计(14)怎么写,11325字免费谈判技巧模板格式范文
范文模板大全
谈判中的二十条妙计(14)怎么写

谈判中的二十条妙计(14)范文(11325字)

  攀缠计:如何以“软磨硬泡”达到目的  攀缠术的形式表现为软磨硬泡,有些死皮赖脸的味道。然而,究其实质,它与沾边耍赖、无理取闹有着根本不同。它立足于韧性与耐心,着眼于感化对方,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厚着脸皮而克服害羞和自卑,在交际处世中主动出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拿出耐心,妙示诚意。结果必须是胜利与感化对方同时而至,否则便会导致战争升级,双方反脸,事与愿违。  笑脸相向、幽默开道,或者调动眼泪、苦苦哀求,正是从上面的意义上来说,是泡蘑菇最为有力的技巧。取得对方的认可、同情甚至赞赏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不分对象、不顾自身条件一味纠缠,定会落个无赖之名,甚至惹祸上身。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与陌生人,尤其是异性打“第一回交道”,是值得潜心研习的艺术。和人家一点交情也没有,何谈去“泡”得他心软呢?人情,永远是关系学的核心所在。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946年4月,土光敏夫被推举为石心岛芝浦透平公司总经理。当时,日本大战新财,百姓生计窘迫,企业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筹措资金。即令是那些著名的大企业,资金也相当紧,更何况艺浦透平这种没有什么背景的小公司,就更没有哪家银行肯痛快地借钱给它了。土光担任总经理不久,生产资金的来源就搁浅了。为了筹措资金,上光不得不每天去走访银行。  一天,上光端着盒饭来到第一银行总行,与营业部部长长谷种重川郎(后升为行长)商议贷款事项。土光一上来就摆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长谷川则装出爱莫能助无奈之态。双方你来我往,谈了半天也没谈出结果来。  时间过得飞快,一看到疲倦的长谷心有点像要溜走的样子,上光便慢条斯理地拿出了带来的饭盒,说:“让我们边吃边谈吧,谈到天亮也行。”硬是不让长谷心与营业员走开。长谷川只好服输,最终借给了他所希望的款项。  后来,为了使政府给机械制造业支付补助金,上光曾以同样的方式向政府开展申诉活动。于是在政府机关集中的霞关一带,就传开了说客上光的大名。  上光的行为具备了主要的泡蘑菇战术要领:①脸皮要厚,不至于一见到“钉子”就缩回头;②明显地表达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③表面上是软磨硬泡的无理性,实际上是以真诚感动了对方。换句话说就是要设法软化被泡对象,讲究“泡法”的礼貌性、合情理。要不温不火,而不能让对方真地生气而反脸相向。  一位拉关系的高手,用一个“粘”字概括了自己的经验:  “要说拉关系,咱们是大行家了。有用得着的人,想什么办法也能把他粘上。在轻工业局管材料的那个老薛,在咱们那儿号称‘非金属大王’,简直就是我们衣食住行的父母,不拉上关系还行?你看他现在跟咱们吃吃喝喝,有说有笑的,当年见到我却连个招呼都不打。那时候我只是在办公室里和他见过一面。人家连正眼都没瞅咱们一眼。我可不怕你架子大。我很快就把他的底摸清了。当天晚上,我买了一个高级儿童玩具,就往他们家去了。他还是不理我,脸阴得快要下雨了。我假装没看见,拿出玩具和他小儿子玩起来了。他想撵我走,但这句话他硬是没说出口,他最疼他小儿子,我这叫投其所好。  “从此之后,我三天两头往他家跑,每次都买点玩具、挑比较便宜的买。这时候礼太重了,反而让他生出防范之心。老薛对我还是爱理不理的样子,我还是假装着不见,与他小儿子一起玩。我这人最烦小孩,在家里连自己的小孩都不抱,现在可真有耐心,40岁的人跟个七八岁的小孩泡上了。我那个样子也够人瞧的,但我不在乎。  “我就这样跟老薛泡上了蘑菇,每次都是跟他儿子玩,一句也不提正经事。终于有一天,他耐不住性子,找我来扯闲话。我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关系就算套上了。人嘛,都长着心,处长了自然就会有感情,只要你能熬得住就行。  “我知道有人说我这叫丢人视眼,真是书生之见!天下谁能不求人,你能房顶开门,锅台打井吗?求人就得低三下四,难道还让人家反过来跟你说好话不成?我丢了面子,但办成了事,挣了钱,你没丢面子,也是什么事办不成。  “我的经验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死皮赖脸,也可以说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粘。咱不是大官,也没当官的亲戚,所有的关系都得现拉…。”  2.与异性搭讪的“一贴灵”  日常生活中,有时碰上了让你怦然心跳的异性,可老是无法接近和搭话,令人总是抱憾良久。下面介绍爱情交际学中巧妙与素不相识的异性“粘”上的办法。  ①要树立搭讪并非是什么不要脸的观念,克服恐惧心理。一见倾心而终成眷属,这种富有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在西方国家屡见不鲜,但在我国大多数似乎只存在于言情小说或少男少女的玫瑰色的梦中——由于受“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之大防”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即使你与对方一见钟情,也只好把这种情像深藏于心,甚至故意无动于衷,自己折磨自己。有人说:“爱情是一种缘分”,但如何把握住“天赐良缘”?  除了有“洁静癣”的人,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喜欢倾听别人(尤其是陌生人)摆谈,如果听到的是奇闻趣事,则兴趣更浓。有的女性看起来高傲甚至面若冰霜,似乎难以接近,实际上她内心的孤独感更强,她是用冷漠的面具来掩饰内心的不安,而你得体的搭讪反倒易引起她的积极反应。因此,你不必顾虑,要有勇气。攀谈时要面带微笑,微笑能消除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能融洽谈话的气氛。同时,应以充满真诚的、明亮有神的眼睛注视对方,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沟通感情的辅助语言,且易使对方减少戒备疑惑,产生信赖。但不宜长久凝视对方,注视使人感到亲切,但凝视陌生人则让对方觉得害怕。  ②寻找共同点作为话题,可“粘”住对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社交圈,实际上都是以自己为圆点,以共同点(年龄、爱好、经历、知识层次等)为半径构成无数的同心圆。共同点越多,圆与圆之间交叉的面积越大,共同语言也越多,也最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比如,同班同学就比同校学生亲密,同宿舍的又比同班的要好,同桌比同宿舍的更容易建立起牢固的友谊,如果既是同桌又是老乡,那简直可以成为铁哥们。因此,在与他人搭讪时,一定要留意共同点,并不断把共同点扩大,对方谈起来才会兴致勃勃,谈话才会深入持久。如美国电影(丛林历险记)有这么一段情节:彼此陌生的男女主人公坐在火车上,看得出,这位仁兄对坐在对面的女士颇有好感,于是他开始无话找活:“小姐,访问去哪里?你没带行李,估计不是出来旅行的吧。”女士回答:“我去菲尔德镇,没必要带行李。”“哦,菲尔德镇,那可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难道不是吗?”女士笑着点了点头。那位先生又说:“对了,车站边的那个咖啡馆还在吗?一年前我去过一次,那儿的咖啡味道真是棒极了!”女士:“是的,我周末也常去那里,气氛挺不错,布置得也很有情趣。”……  就这样,双方从一个小镇谈到咖啡、共同的爱好、对方的姓名、生活经历等等,共同点不断扩大。待女士下车时,彼此成了一对依依不舍的朋友。  ③多谈对方关心的事情,免使对方反感。搭讪中,你不可大肆吹嘘自己,这只会令对方反感。你必须把对方关心的事放进去。对方关心什么呢?人们最关心的是自己,这是人类最普遍的心理现象。比如,当我们观看一张合影相片时,最先寻找的是自己,如果自己的面目照得走了样,就会认为整张照片拍得不好。因此,你必须谈对方所关心的,不断提起,不断深化,对方不仅不会厌恶,而且还会认为你很关心体贴他(她)。笔者的一位朋友的恋爱经历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有一次,他到粮食局去转款,人很多,年轻的女出纳忙个不停,有点不耐烦,看起来她对这份工作不满意。朋友一见这位漂亮的女出纳,心里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想使她对我有好感,不过得和她谈谈与她有关的事。”经过观察,朋友发现了她的优点。轮到给他填支票时,他边看她写字边称赞说:“你的字写得真不错,现在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能写这样一手好字,确实不多见。”女出纳吃惊地抬起头,满脸通红:“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朋友真心诚意说:“真的很好,你大概练过字帖吧。”女出纳说:“是的。”“我的字写得一塌糊涂,能把你用过的字帖借给我练练字吗?”女出纳爽快地答应了,并约好下午到办公室来取。一来二往,两人有了感情,并最终结成良缘。  ④不要过于严肃或带着架子,如能幽默一点,效果会更好。与陌生的异性交谈,不能一本正经,态度严肃,要有幽默感。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智慧的结晶,它带给别人的是快乐,谁能拒绝这令人赏心悦目的礼物呢?有这样一则故事: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小伙子不慎跌了别人的脚,回头一看,原来是位姑娘,姑娘满脸怒气,小伙子忙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接着又伸出一只脚,认真地说,“要不,你也踩我一下。”姑娘一下子被这句话逗乐了。小伙子再次趁机搭讪,姑娘很乐意地和他交谈。他的活泼和幽默,给姑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有的人自我感觉很好,而且各方面条件确实不错,但为什么常常在与异性搭讪时遭到冷遇,自讨没趣?关键就是有优越感,高高在上,谈起自己眉飞色舞,这是令人讨厌的。即使你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如果一味地自吹自擂,只会令人望而远之。一般而言,人们对那些经历坎坷、屡遭不幸而最终出人头地的人容易产生同情、亲密和佩服。因此,政治家或歌星,为了提高知名度和赢得支持,往往再三渲染自己为取得成功付出的巨大努力或童年的不幸遭遇。这实际是一种技巧,俗所谓心理学上的通感现象来赢得人心。由此可见,在与陌生的异性交谈时,对自己的成功不妨“不经意”地谈谈,而要多方面交谈昔日的坎坷、拼搏的历程和不幸的遭遇,这样就容易唤起对方的好感和钦佩。  ⑤策划好一个小事件,显得是偶然巧合。有时,你可能没有机会和陌生的意中人接触,更谈不上去搭讪,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可以“制造”一个机会。有一本纪实小说写了这样一个情节:1960年夏天,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五官端正、衣着人时的青年手捧一束红玫瑰,礼貌地敲一间公寓的门。公寓的主人是联邦德国外交部年轻女秘书海因兹。她谨慎地打开门,面对这位不速之客,她不知所措,难堪之余,这位男士连连道歉:“我敲错了门,是个误会,请原谅。”然后转身离去。未走两步,又转身走过来对海因兹说:“请收下这束鲜花,作为我打扰你的补偿。”海因兹盛情难却,把他请进房里,两人就这样认识了。实际上,这个偶然的误会是男青年早就策划好了的。不过,像这样的善意“欺骗”,并不伤害对方,似乎不必苛责。  需要注意的是,在与陌生异性交谈时,不要争执,不要议论彼此熟悉的人的短长,更不可刨根挖底地询问别人的私生活,要把握分寸,如果不小心谈及对方敏感的内容,要巧妙而迅速地转移话题。另外,不可嘻皮笑脸胡搅蛮缠,更不能用粗俗的,下流的语言挑逗对方,这是品质低劣,内心肮脏的反映,只会5!起对方的反感和训斥。  3.关系学定律:“好事多磨”  埋头做事者常常是事业心很强或对某事很感兴趣的人。一旦开始做事,便全身心投入,不愿再见他人。这种人往往惜时如金,铁面无情。要敲开这种人的门,首先不要怕碰“钉子”,还要有足够的耐性,并且要善于区分不同情况或硬缠或软磨,直至达到目的。  毕加索之子小科劳德正是用软磨的办法才敲开了正埋头作画的母亲的门。其母弗朗索瓦兹。吉洛特十分爱好绘画,一入画室便不容有人打扰。一次,儿子想让妈妈带他去玩,可吉洛特已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上,听到敲门声和儿子的喊声,只是回应了一声“暧”,仍旧埋头作画。停了一会,儿子又说:“妈妈,我爱你。”可得到的回应也只是:“我也爱你呀,我的宝贝儿。”门还是没开。儿子又说:“我喜欢你的画,妈妈。”吉洛特高兴了,她答道:“谢谢!我的心肝,你真是个小天使。”可仍旧不去开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太美了。”吉洛特停下笔,但没有说话,也没有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比爸爸好。”  吉洛特的画当然不会比丈夫——绘画艺术大师毕加索画得更好,但儿子的话却句句说到了她的心里,她也从儿子那夸大的评价中感到了儿子的迫切心情,最终还是把门打开了。  如果你所追求的异性是一位事业型的人,那么你可以用“磨”让他不耐烦,最后不得不举起白旗向你投降。当然如果对方从心里对你感到厌恶,你就是烦死他也没有用。  有位香港女作家,在浓浓的浪漫情调中与大陆某男士结为情缘,她曾经称那位男士是追她的男朋友中条件最差的。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至几年前,那是她第一次赴上海,是为洽谈自己的小说授权给上海某家出版社出版而前往的。一次晚宴上,女作家和某男士相遇,男士深为女作家的人生体验所激动,晚宴后就告诉她一句惊人之语:“我可以追求你吗?”她当时只当成是一句玩笑话。不料男士真的开始展开猛烈追击,每天从早开始,他带了好多朋友,一起在她下场的大酒店“站岗”。对于男士此举,女作家感觉如遇恐怖分子,不敢踏出饭店一步。而紧盯不放的男士便不断以电话“骚扰”女作家,并告知她“如果再不露面,便要通知你的所有朋友,告诉他们我要追你。”被逼得无路可跑的女作家,争中生智说:“你请我喝咖啡,我们好好聊聊。”  她知道大陆人收入低,索性一口气喝了五六杯咖啡,准备使追求者“破产”。结果他也跟着叫了五六杯咖啡,结帐时不但没有囊中羞涩,反而给了服务员一笔数目不小的小费。让对方知难而退的计谋没有得逞。  最激烈的是,她在上海的最后一夜,鼓足勇气的那位男士,竟在大庭广众面前猛烈亲吻女作家。霎时花容失色的女作家久久不能言语,随后激动得几乎落泪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当她离开上海,那男士更是一路穷追猛打。赴西安,追踪到西安,抵达台北,越洋电话不知已打了多少遍。  至此,女作家说:“只要残存在地球上一天,似乎都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只好宣告投降,宣告结婚。  有些公司主管还利用职员的耐心不足,使用“磨”说服职员服从公司安排。某家大公司的人事主管,在说服被贬职的职员方面很有一套攻心的方法,可以让他们心服口服。  首先,他把职员一个个叫来,先让他们尽量说出心中想说的话,等到算准对方说得差不多时,才适时说出“你的心情我很了解”,单靠这一句话,许多人便合作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之后,他再接上这样的话:“我要是你的话,会喜欢待在小公司呢!不但没有烦人的人际关系,且可尽情发挥所能,而且被肯定的机会也很多。事实上有许多人正因为在分公司的成绩而造成升迁的机会!”  这并非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说辞,而要让人感觉我是站在他的立场提出建议。这才是秘诀,他便是用这种方式成功的。  4.幽默:缠而不赖的润滑剂  海耶斯是美国俄亥俄州的著名演说家。他一直记着30年前,他还是一个全然生疏、紧张兮兮的实习推销员,在推销收银机时的情景。  一位老练的前辈带我来到某个地区。当我们进入一家小商店时,老板突然大叫:“我们对收银机没兴趣!”那位前辈就靠在柜台上,咯咯笑了起来,仿佛他刚听到世界上最好笑的故事一样,店老板瞪着他。  我的朋友直起身子,微笑着道歉说:“我忍不住要笑。你令我想起另一家商店的老板,他也说他没兴趣,后来他成了我们最好的主顾之一。”  随后这位熟练的前辈继续很正经地展示他推销的货品,每一次老板表示他对这东西没兴趣,我的朋友就把头埋在臂弯里,咯咯笑了起来,然后他会抬起头来,又说一个故事,同样是说某人在表示不感兴趣之后,买了一台新的收银机。  大家都在看我们。我当时窘得但透了——其实是怕死了。我对自己说:“他们会以为我们是一对傻瓜,而把我们赶出去。”那位前辈只是继续地咯咯笑,把头埋进臂弯里,再抬起头来——把店老板的每一声拒绝转变为他幽默的回想。  很奇怪的是,不一会儿,我们搬进一台新的收银机。我的朋友以思想周密的行家口吻,向老板说明用法——老板居然买了!  这就是充满韧性的幽默使用者所取得的成功。因为坚韧不拔、顽强执着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对执着的攻击和嘲笑,常常会受到幽默使用者的应有反击。  对付软磨硬泡中的尴尬,笑声和幽默是最好的润滑剂。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受缠者很难翻脸正是继续泡下去的有利条件。  大部分的人,都会对带着笑脸的人有一份莫名的好感。明朗的险可以让人有安全感。阴暗的脸色,总会给人一种疑惑感、嫌恶感、威吓感。因此,我们不能不注意自己是否是一幅明暗的表情。可能的话,总是让自己有一幅明朗的笑脸。如此下去,对方很可能被你“笑化”,答应你的请求。  三个学生一块上酒吧,想以喝啤酒来表示自己是个成年人了。女招待叫他们先出示身份证。其中两人还没有法定的成年年龄,怎么办呢?他俩只好伸手到衣袋里左摸摸,右摸摸,说:  我们忘了带身份证了。访问,学校里的借书证管不管用?“  女招待笑了笑,对管餐柜的招待叫道:“来一瓶啤酒,两册图书!”  幽默有时即使带点“耍赖皮”的感觉,也能得到宽容和理解。下面是一则名为《真正的勇气》的故事:  三名海军上将谈论起什么是真正的勇气。  德国将军说:“我告诉你们什么是勇气。”说完他召来一名水手,“你看见那根ito米高的旗杆子吗?我希望你爬到顶端,举手敬礼,然后跳下来!”德国水手立即跑到旗杆前,迅速爬到顶,漂亮地敬了个礼,然后跳下来。  “喝,真出色!”美国将军称赞说。接着他对一名美国水兵命令道:“看见那根300米高的旗杆吗?我要作爬到预,敬礼两次,然后跳下来。”美国水兵非常出色地执行了命令。  “啊,先生们,这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表演。”英国将军说,“但我现在要告诉你们,我们皇家海军对勇气的理解。”他命令一名水手,“我要你攀上那根高300米的旗杆顶端。敬礼三次,然后跳下来。”“什么,要我去干这种事?先生,你一定是神经错乱了!”英国水手瞪大眼睛叫了起来。“瞧,先生们,”英国将军得意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毫无疑问,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具有这种真正的勇气的士兵越多,它也就失败得越多,甚至可以说是战无不败。但你也不得不承认,这确是真正的勇气。这位诙谐而旷达的英国将军的自我嘲讽,使得他自己连同他的部队一道都因表现出人情味而显得和蔼可亲,谁还会忍心去指责他的“无理取闹”、“没有正经”呢?  5.人心都是肉长的  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是前博阿尔内子爵夫人,一向水性扬花,生活放荡。当拿破仑在意大利和埃及战场浴血搏斗时,新婚不久的她却与一个叫夏尔的中尉偷情私通,对拿破仑毫无忠贞可言。她原以为拿破仑会战死在沙漠中,已经不再等待他回来,而要像没有拿破仑一样安排后事。  1799年10月,拿破仑从埃及回到法国并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消息传到巴黎后,约瑟芬惊呆了。拿破仑成了欧洲最知名的人物,法国的救星,前程无量。她欺骗了拿破仑,并想抛弃他,这时又后悔了。于是她不辞辛苦,坐着马车,长途跋涉,去法国南部的里昂迎接拿破仑。她想在拿破仑与家人见面前见到他,并趁着他的兴奋蒙骗住他,不使自己的丑事暴露。  她好不容易到达里昂,可是拿破仑已从另一条路走了,并与家人会合。拿破仑对妻子的不贞早有耳闻,只是不怎么相信,当他确信约瑟芬对他不忠时,他暴跳如雷,下定决心与其离婚。  约瑟芬知道大事不好,日夜兼程赶回巴黎。  拿破仑吩咐仆人不让她走进家门。她勉强进了门,静下神来,决定壮着胆子去见丈夫。她来到拿破仑的卧室门前,轻轻敲门,没有回答。转动门把,无济于事。她再次敲门,并温柔而哀婉地呼唤,拿破仑没有理睬。  她失声大哭,短促呻吟,拿破仑无动于衷。她哭着,用双手捶打着门,请求他原谅,承认自己因一时的轻率、幼稚而犯下了错误,并提起他们以前的海誓山盟…俄如果他不能宽恕,她就只有一死。仍然打不动拿破仑。  约瑟芬哭到深夜,不再哭了,她忽然想起孩子们,眼睛一亮,燃起了希望之光。她知道,拿破仑爱她的两个孩子奥当丝和欧仁,尤其喜欢欧仁,这是打动拿破仑心肠的好办法。倘若孩子们求他,他可能会改变主意的。孩子们来了,天真而笨拙地哀求着。  人心都是肉长的,约瑟芬这一招终于成功。拿破仑虽然怀疑约瑟芬已背叛了他,然而她的哭声在他的脑海里泛起他们相爱才的美好回忆。奥当丝和欧仁的哀求声冲破他心中设下的防线,他已热泪盈眶。于是,房门打开了,拿破仑与约瑟芬重归于好了。后来拿破仑登基时,约瑟芬成了皇后,荣耀之至。  在蘑菇之中添加些眼泪,可以有效地软化对方,让你的苦苦哀求更为动人,达到加速感化对方的效果。伸手不打笑脸人,打“哭成一个泪人”的恳求者更很少人会做。  “眼泪战术”并不一定局限于哭鼻子,凡装成一付可怜样的办法,都属于一种技巧。推销员与记者的做法一般比较典型。  推销员推销产品时,很可能遭到客户的拒绝,但过了一段时期之后,他又毫不气馁地再次来了,客户看到他汗水淋淋,却还满脸笑容,不买就觉得再也过意不去了,于是就买了一点。  落雨下雪是推销员上门的好日子。外面下着雨,别人都躲在家里,而推销员站在门口,不能不使你产生同情心,因而难于拒绝。虽然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这是推销员所采取的一种策略,但毕竟他要这样做啊,对此你能无动于衷吗?  这种推销方法,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类的感情。本来不打算购买的人,也会产生“再也不能让他白跑了”的想法,使他们有种心理负担和欠人情债的感觉。要使对方作大幅度的退让,就要能够让对方多积累些微小的心理负担,当这种心理负担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对方就只能让步了。  新闻记者从事采访工作,一般是在晚间和早晨进行。譬如:在发生某种巨大的政治事变时,新闻记者就事先打听到与此相关的人,等下班后,或者上班前,去进行采访。因为这种时候,一般人都在休息,而新闻记者还在干活,就会使对方产生心理负担,不告诉他这件事的内幕,心里就会过意不去。  6.一回生,两回熟  常言道:“人情卖给熟面孔”。给不给面子往往是熟人之间的事。因此,与陌生人拉关系、套近乎,光是厚脸皮不行,死磨硬泡更谈不上,必须讲究方法,讲究步骤。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只要能打开突破口,与对方拉上关系,就要毫不放松,接二连三地贴上去,日久天长,双方的关系就有点儿扯不清了。有大总结了一套技巧,现介绍如下:  ①制造自然接近对方身体的机会。  这是某位评论家在杂志上提到的,当他在百货公司买衬衫或领带时,女店员总是会说:“我替你量一下尺寸吧!”每当这时,这位评论家都会在心中喝道:“嗯!这种方法真不错,我上当了。”这是因为对方要替你量尺寸时,她的身体势必会接近过来,有时还接近到只有情侣之间才可能的极近距离,使得被接近者的心中,兴起一种类似谈恋爱的兴奋感。  每个人对自己身体四周的地方,都会有一种势力范围的感觉,而这种靠近身体的势力范围内,通常只能允许亲近之人接近。相反,像这位评论家一样允许别人进入你的身体四周,就会有种已经承认和对方有亲近关系的错觉,这一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  此外,某杂志中刊登过这么一则标题,就是“手放在你肩膀,我们已是情侣”。的确,本来一对陌生的男女,只要能把手放在对方的肩膀上,心理的距离就会一下子缩短,有时瞬间就成为情侣的关系。推销员就常用这种方法,他们经常一边谈话,一边很自然地移动位置,挨到顾客身旁。  因此,只要你想及早造成亲密关系,就应制造出自然接近对方身体的机会。  ②对初次见面的对方,采取位于旁边的位置。  每个人都有同感,就是和初次见面的人对面谈话,真是一件不好受的事。这是因为两人的视线极易相遇,而导致两人之间的紧张感增加。一位富豪曾经谈起,如果有他不愿意借钱给他的人向他借钱,他就会和他面对面交谈。因为这样谈话会使对方紧张而不敢乱开口,即使借给了他也不敢不还,而相反借钱不还的,都是坐旁边位置谈话的人。  与人交谈时坐在旁边的位置,自然就会轻松下来,这是因为不必一直意识到对方的视线,而只在必要时看他的视线即可。坐在对方旁边的位置与之交谈,对亲近感的增加很有帮助。因此,和初次见面的对方要增加亲近感时,最好避免和他面对面的交谈,而应尽量坐在他旁边的位置,才能令对方的视线有转移之地,同时因为不会产生紧张感,所以能很快建立亲近感。  ③见面时间长不如见两次数多。  对一名成功的推销员来说,经常到主顾家中去,被认为是和主顾熟悉的要诀之一;尤其是以‘喂!到附近来办事,顺便来看看你“这种说法,更能抓住主顾的心。像这样习惯于亲近的方法,在心理学方面被认为和学习一样。一般对学习的看法,认为集中学习不如分散学习来得有效。  譬如我们要用12小时学习,那么一天用功2小时,而连续一个礼拜,比一口气熬夜念12小时更加有效。此外,到驾驶训练班学习驾车,一天的练习时间也都有一定的限制,绝不会让你超出时间,也就是利用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  在人际关系方面,使对方产生亲近感,也就是给予对方好印象的基本条件。而要满足这项条件,利用这种“分散效果”,可说是给对方强烈印象的最好方法了。  一般而言,整夜在一起喝酒的朋友,和有长时间交往的朋友相比,乍看之下好像前者的人际关系较稳固,但实际上,这种关系如不加以持续,那么两者之间的交情就会愈来愈谈,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譬如有人问你:“你和某人的关系如何?”而你回答:“我见过一次”和“偶尔会见面”,那么给人的印象就不同了,而和“常见”这个回答又更不同了。道理显而易见,见面的次数和两人之间的亲近度是成正比的。

1FWA范文链接:http://www.1fwa.com/fanwen/114261/

《谈判中的二十条妙计(14).doc》
将范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参考和打印
谈判技巧范文模板范本免费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文件为doc格式

未知区域的朋友,你觉得谈判中的二十条妙计(14)范文格式写法怎么样?(最多500字,当前字数:0)
谈判技巧范文

谈判中的二十条妙计(13)怎么写

  装傻计:如何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巨子招致杀身之祸。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仅得可爱,“疯”得恰到好处。谁不识使中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能不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1.花要半开,酒要半醉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道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耙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在公报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咬咬咬”三箭射击,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的对手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朝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在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假叔盈以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旧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斯杀功臣之事,所谓“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尹‘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当今社会,此理仍然,与领导交往的技巧就是“故意装傻”。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然而,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2.醉拳要领:形醉而神不醉  看电视连视剧《武松》时,极喜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片断:手握酒杯,仰脖而干,身子东倒西歪,步履轻漂虚浮,蒋门神于漫不经心之际,鼻梁突着一拳,尚未回过神来,眼额又遭一腿;……当其终于醒悟这绝非是酒鬼的“歪打正着”之时,其身已受重创而无还手之力了。有武林中人告之:此谓“醉拳”,乃武术中一高难度拳术,委实厉害之极。闻之而思,言道:懂了!  看古典小说《红楼梦》后,特佩服薛宝机的谋略,其待人接物极有讲究,且善于从从小事做起: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黛玉、湘云一千人等一睛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钦对这“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专家们一语破“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读之而想,不由拍案:绝了!  “醉拳”之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偏偏倒倒,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挨上了“醉鬼”的狠招。  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截然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却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装愚的,是‘吵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宠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蒋门神遭武二郎一顿狠揍而退出霸占的快活林,最终死于二郎刀下,喋血鸳鸯楼,自是恶贯满盈,令人痛快之至;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铁出阎成大礼,却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装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推销员”。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公元239年,魏少帝曾芳受普爽专权,架空了司马镇的兵权。司马茨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朝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键,以查虚实。司马镇也知道首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马能躺在床上,两个传文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与他说话时,司马镇故意作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明,说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曾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戴,听到他不会久留于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统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司马级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  在政治风云中,有时当危险要落到自己头上时,通过装傻弄呆,还可以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师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样狂诈疯,以倾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图逃脱之计。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胶痰诞满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嚎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过了一些天,庞涓终于买下了孙膑推销的“傻气”而自变愚蠢,相信孙膑真的疯了。这才使孙膑不久得以逃出魏国。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保住江山,对朝廷和地方的官僚好贪舞弊、严重损害皇朝利益的行为,无情打击,重刑惩治。其用刑的野蛮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帝王。为了免遭杀戮,有的官僚不得已装疯卖傻,以逃避惩治,御史袁凯惹怒了朱元璋,怕被杀头,便假装疯癫。朱元璋说疯了是不怕痛的,叫人拿木钻刺他的皮肤,袁凯咬牙不吭。回家后,自己用铁链子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朱元璋还是不相信,派人去探察。袁凯瞪着眼对来人唱“月儿高”的曲子,爬在篱笆边吃狗屎。朱元璋听了使者的回报,才不追究。实际上朱元璋又受了骗。原来袁凯知道皇帝不相信自己疯了,会派人来侦查,便预先叫人用炒面拌糖稀,捏作狗屎状,散在篱笆下。当来人一到,他便大口大口地吃,这才救了一条老命。可见“推销傻气”多么辛苦和不易,不到危及生存,还是别轻易去干这种活。  3.“大愚”之中藏大智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人。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首先挑起前敌指挥的重担。但面对新的形势,他们渐感力不从心。时势造英雄,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等,相继脱颖而出。这中间,老将们思想上不是没有波动的。1964年2月,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一、二方面军的行动,什捷缅科作为他的参谋长同行。什捷缅科早知道这位元帅对总参部的人抱怀疑态度,思想上有个疙瘩,心想:“命令终归是命令,只能服从了”。等上了火车,吃晚饭时,一场不愉快的谈话开始了,铁木辛哥先发出一通连珠炮:“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们这些老头子,监督我们的吧?白费劲!你们还在桌子底下跑的时候,我们已经率领着成师的部队在打仗,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了,自以为了不起了!革命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这通训,已经近乎侮辱了。但什捷缅科却老实地回答:“那时候,刚满十岁。”接着又平静地表示对元帅非常尊重,准备向他学习。铁木辛哥最后说:“算了,外交家,睡觉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时间证明论”是对的。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后,在一次晚间喝茶的时候,铁木辛哥突然说:“现在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种人。我曾想,你是斯大林专门派来监督我的……”后来什捷缅科被召回时,心里很舍不得和铁木辛哥分离。又过了一个月,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要求,调这个晚辈来共事。  什捷缅科在受辱之时装憨相,过了铁元帅关,体现了后生的谦卑及对老人的尊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懂得装假者绝非傻子,显得木油憨厚有时是最高智慧者才能为之。许多时候,要想受到别人的敬重,就必须掩藏你的聪明。下面再介绍几例装傻术的妙用,望能举一反三。  ①睁一眼,闭一眼。在交际活动中,单凭言语难以说服对方,采用交际情境表义,有时给对方多一些思考、体验,常可产生言语不能达到的效应。法国有位农学家,在德国吃过土豆,很想在法国推广种植这种作物,但他越是热心的宣传,别人越不相信。医生认为土豆有害于人的健康,有的农学家断言种植土豆会使土地变得贫瘠,宗教界称土豆为“鬼苹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这位一心推广土豆种植的农学家,终于想出一个新点子。在国王的许可下,他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栽培了土豆,由一支身穿仪仗队服装的国王卫兵看守,并声称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它,挖掘它。但这些士兵只在白天看守,晚上全部撤走。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晚上都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这样,没过多久土豆便在法国推广开了。这个推广土豆种植的主意获得成功,就得益于情境的巧用。直言土豆好,人们不信;由皇家种植,国王卫兵看守,暗示的情境意义即:是贵重物品。由此诱发了人们占有的欲望,加之栽种后亲自品尝与体验,确信有益无害,就会完全接受了这种作物。这里交际情境的魅力,就在于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睁一眼,闭一眼,创造了一个使人接触土豆的契机,所以产生了可喜的效应。  ②歪打正着出笑料。抗战期间,驻在距重庆50多公里的北暗的各机关团体,以国立编译馆为首发起募捐劳军文艺晚会。一连两晚,盛况空前。在正式开演之前,先垫一段相声。老舍自告奋勇,并请梁实秋先生做搭档。梁实秋有言在先:在演出时用折扇敲头的时候不能真打,只能点到为止。到上演的那一天,两人走到台前,泥塑木雕般地绷着脸肃然片刻,装着一副傻样,没有说话,台下的观众已笑成一片。他俩几乎只能在一阵阵的笑声之间进行对话,一逗一棒,诙谐幽默。当须用折扇敲的时候,不知老舍是一时的激动忘形,还是有意违背诺言,竟抡起大扇向梁实秋的头上敲去,梁实秋本能地把头向后一闪,折扇正好打落梁实秋的眼镜。说明迟,那时快,梁实秋连忙手掌向上,两手前伸,正好接住落下的眼镜,并保持那姿态久久不动。台下掌声、喝彩声经久不绝。相声本来就容易使人发笑,老舍这一喜剧性的“歪打正着”,更我让人如醉如痴。观众们以为这是他俩的绝活,连声高呼:“再来一回!”老舍,尤其是梁实秋心中有数:这“绝活”只能来一次!  ③荒诞之中明事理。有对面对一个错误的推理或结论,从正面反驳可能无济于事,这时不妨用另外一个类似的,并且明显是错误的推理,来达到批驳的目的,效果反倒更好。这种错误的推理具有很强的荒诞性,含不尽之急于言外,会使人在含笑中明确是非,从而达到幽默的真正目的。推理越具有荒诞性,说出的话就越具有幽默感。  宋高宗时,有一次宫廷厨师煮的馄饨没有熟,皇帝发怒了,把那个厨师下了大狱。没过多久,在一次演员演节目时,两个演员扮作读书人的模样,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这时又有一个演员马上来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大狱。”皇帝觉得蹊跷,问是什么原因。这个演员说:“甲子、饼子都是生的,不是与那个馄饨没煮熟的人同罪吗?”皇帝一听大笑起来,知道了他的用意,就赦免了那个“饭钝生”的厨师。演员借皇帝“馄饨生就下大狱”这个前提,演绎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是“生”就该下大狱,甲子生。丙子生也该下大狱。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引人发笑。演员的推理语言婉转,表达含蓄,蕴涵了丰富的机趣。这种幽默语言的产生,不能不归功于巧夺天工般的荒诞推理。  ④明知故犯生幽默。某年6月,中央电视一台曾播出一个特别节目——首届外国人汉语知识大决赛。有位美国朋友在按规定用汉语讲一件含有汉语知识的完整事件时,这样说:“有天,我去拜访一位中国朋友,他留我吃中饭。我说,做饭很麻烦。他说,又不是请客,做顿便饭,不麻烦。我说,你就做顿小便饭吃,不要做大便饭了,大便饭也够麻烦的。”听完他的叙述,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  表面看来,这位美国朋友不懂得“便饭”这个名词按汉语构词习惯不能和形容词“小”与“大”搭配的道理。其实,这位朋友并非真的不懂,他只是明知故犯,有意违反汉语的构词习惯,制造歧义,违反逻辑事理,荒谬地把“便饭”同“小便(饭)”“大便(饭)”联系起来,制造笑料罢了。  有个相声叫《歪批三国》,其中有这么一段:甲问乙:“刘备卖过草鞋,张飞卖过肉,你知道赵云卖过什么?”乙说:“不知道。”甲说:“你没听过《天水关》(注:一出三国戏)里姜维在校场上唱的那两句吗?‘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赵子龙老迈年高。’这赵云不是卖年糕的吗?”听众听到这里,无不捧腹大笑。把‘佬(迈)年高“理解为”卖年糕“,相声的作者利用谐音制造歧义,造成了笑料,取得了幽默生动、令人解颐的效果。  ⑤答非所问妙解困。答非所问指答话者故意偏离逻辑规则,不直接回答对方提问,而是在形式上响应对方问话,通过有意的错位造就幽默。答非所问并不是思维混乱,而是用假错的形式,幽默地表达港在意图。  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休息时,一位发达国家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大使:“贵国的死亡率一定不低吧?”非洲大使答道:“跟贵国一样,每人死一次。”  外交官问话是对整个国家而言,对非洲的落后存在挑衅,大使并不理会其问话的要害点,故意将死亡率针对每个人,颇具匠心地回答,营造着别样的幽默效果。幽默有效地回敬着外交官的傲慢,维护了本国尊严。  答非所问讲究机巧,抓住表面上某种形式上的关联,不留痕迹地闪避实质层面,有意识地中断对话逻辑的连续性,寻求异军突起的表达,幽默旨在另起新灶,跳出被动局面的困扰。  有个爱缠人的先生盯着小仲马问:“您最近在做些什么?”  小仲马平静地答道:“难道您没看见?我正在蓄络腮胡子。”  胡子是自然而然长的,小仲马故意把它当作极重要的事情,显然与问话目的不相符合。小仲马表面上好像是在回答那先生,其实并没给他什么有用信息。小仲马自然是懂得对方问话意思的,但他偏要答非所问,用幽默暗示那人:不要再继续纠缠。  4.明知故犯的错误恋爱法  恋爱生活中,相恋的男女主角为了取悦对方,无不竭尽全力地将自己光辉灿烂的优点放大给心上人。然而,一个情人如果在恋爱过程中出现某些拂逆不顺的情节或遇到爱情挫折的时候,有意用错误的词句来贬损自己却能收到始料不及的奇效。  彤与舟是大学同班同学。在一次大学生辩论会上,舟敏锐的思维、犀利的语言、雄辩的谈锋俘获了她的芳心。大学毕业后两人又被分配在同一座城市工作。正当彤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准备与舟共筑爱巢时,彤的同学却告诉她:最近,她经常看到舟与一个很摩登靓丽的女孩子在一起。为此,彤指责舟对爱情不忠贞,见异思迁,舟解释说:那是他表妹,她来到这个城市求我帮她找一份工作的。可彤根本不信,还说舟在继续欺骗她,并闹着要与他“萨哟啦纳”。深爱着同学加知己的舟当然不愿失去心上人呀。于是,舟找到彤说:“人们都说你是才貌双全美女,你怎么不想一想呀,除你之外,我真想不出有第二个愿意与我恋爱的。你瞧:我老气横秋,长相报旧社会,写尽了中华五千年沧桑和苦难;再瞧我这条条仪表,一下子就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是刚经过洪水洗礼的困难户、重灾户,我现在最想往的是如何尽快脱贫致富,以报小姐的知遇之恩,哪敢花心哟。”一席话说得彤转怒为喜,忍俊不禁。舟的这番爱情表白,可谓妙语连珠,谐趣横生。究其原因,其用词的“错误”起着极大作用。  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爱情是最不讲道理的。由此就更进一步说明了在情爱生活中,特意把道理讲错的奇妙功能和独特作用。  富坤追克瑶已很久了,可克瑶就是态度暧昧,一直不愿与他私定终身。在一个秋风瑟瑟的雨天,富坤准备作最后一次努力。他跑去见克瑶,没想到开门的是她弟弟:“对不起呀,我姐不在家,你就请回吧!”富坤早已打听到克瑶正在家休息,分明是有意回避:“没关系,你就告诉她,她今天不出来见我,我就一直站在大雨下,把她的身体淋成冰棍,看是她心疼还是我心疼。”他们的对话被躲在屋里的克瑶听得一清二楚,她为富坤这种“错”得可爱的道理感动得热泪盈眶,赶紧叫弟弟把他请进屋里温情呵护,将一颗滚烫的劳心亲手交给了他。我们不难从富坤追求克瑶的“错”言“误”语中发现,他的错误道理简直近于荒诞,克瑶在没有完全接受他的情况下拒绝见他,情有可原。但他为了见到心上人把自己的身体说成是克瑶的身体,把自己心疼说成对方心疼,显然不成道理。然而,正是富坤的这种特意讲“错”的道理,使克瑶发现了富坤炽爱她的一片赤诚之心,发现了他愿把自己整个身心奉献给心上人的决心。  中国人由于自古以来民风较为保守,在爱情生活中所表示出的语言和行为也较含蓄。所以热烈相恋的聪明纯真的男女往往就利用这种含蓄去煽动情人的爱,将自己的情感寓于一种“错”误的事情中表达出来,幽默迷人。比如我们经常在一些文学或影视作品中听到男人说:“我想吻你一下,你觉得怎么样?”女人说:“我觉得你是个懒惰的人。”男的想吻女的,而女的故意把事情说错——给他下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结论“你是一个懒惰的人”,表面上看答非所问甚至像骂人,但实质上是暗示他“你只要勤快一点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的啦”。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宁林和润玉都是企业的工人,当两人沉浸在如醉如痴甜蜜快乐的爱情生活中时,他们先后被宣布下岗了。为了未来的幸福,他俩商定租赁一间门面做服装生意,维持生活。然而开张第一天,生意就十分萧条。回家的路上,润五唉声叹气地对宁林说:“啊,我明白了,我们的生意不好,是因为我的形象对不起顾客。”宁林机灵地接过话头:“错啦,是他们嫉妒——我这种有损市容的长相却有你这样美丽的心上人,他们愤愤不平,故意不找我们做生意,惹我们生气哩!任何人都知道,生意的好坏与个人容貌是没有什么联系的,顾客来欣赏的不是店主的脸蛋,而是服装的款式;来买的不是店主的容貌,而是服装产品。但润玉为了消除宁林因生意初战失利的懊丧,把生意不景气的原因”锗“说成是个人的影响,让宁林忘掉失败。受润玉的幽默启示,宁林通过对自己的”贬值“,让事情错得更远更玄,从而和润五的心灵碰在一起,就产生了爱的火花。一次生活上的失败在”故错“的作用下,化为爱的欢乐曲。  5.装作不知道,说话更奇妙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说辩方式。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帛,并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①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语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换回失语,在语言交际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间,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渡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的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像。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②可用于对付别人的诡辩。  “事实胜于雄辩”,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是战胜对手的有力法宝。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情况下,面对巧舌如簧的人,总是让人难堪至极——明知对方是谬论,却又无法还击。  两位青年农民有一次去给玉米施肥时,因猪粪离庄稼远近而争执起来。甲说:“猪粪离庄稼近,便于庄稼吸收,庄稼肯定爱长。”  乙说:“让你这么一说,应该把庄稼种到猪圈里,一定更爱长。”  甲说:“你这是不讲理。”  乙说:“怎么不讲理?你不是说离猪粪近,庄稼爱长吗?”  这时,一位中年农民凑过来说:“我看你们俩谁说得也不对。猪尾巴离粪最近,没见过猪尾巴长得有多长……”  一句话,使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中年农民似乎连常识也不懂了,可一语中的地点破了甲、乙两人的诡辩,更兼具强烈的幽默感。  ③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给他一个文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袁兵因身体肥胖,同班的赵强、王明“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袁兵,扮鬼脸。面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袁兵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袁兵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赵强,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王明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望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迸发出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④制止别人的挖苦、讽刺。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辛辣有力地去贬损、挪揄对方的行为,极易激怒对方。为避免大动肝火,两败俱伤,也可巧妙地运用装作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丈夫不停地抽烟,烟缸里已经有一大堆烟蒂了,大部分还在冒烟。妻子惊呼:“天啦!难道你找不到更好的自杀方式么?”  妻子出于对丈夫的深切关怀,非常恼恨丈夫抽烟,把抽烟比作“自杀”,用语异常辛辣。作为男子汉的丈夫,虽然自知不对,但对于这样的挖苦,却是忍无可忍。如果直接反击,那也只有伤和气了。此时,不妨装作没有听明白:“亲爱的,我正在抽烟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没好气的、似是而非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丈夫也因为幽默了一次,心理获得了平衡而消了怒气,妻子已经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已不太在乎丈夫听到没有,因此也不再言语。  ⑤补救说话中的错漏、失误。  进行即兴演讲,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演讲者自己也不知为什么,竟说出一句错话,而且马上就意识到了。怎么办呢?倘若遇上这种失误,演讲者不妨装作不知道,然后采用调整语意。改换语气等续接方式予以补救。只要反应敏捷,应变及时,就可以收到不露痕迹的纠错效果。例如,一位公司经理在开业庆典上发表即兴演讲,他这样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公司是统一的整体,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铁的纪律,每一个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上班迟到、早退、闲聊、乱逛、办事推诿、拖沓、消极、懈怠,都是违反纪律的行为。我们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就等于允许有人拆公司的台,我们能够这样做吗?  这位经理的反应力和应变力是很强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把本来想说的“我们决不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句话中“决不”二字漏掉之后,样作不知,马上循着语言表达的逻辑思路,续补了一句揭示其后果的话,同时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增强了演讲的启发性和警示力。这样的续接补救,真可谓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 妙计   谈判 )

谈判中的二十条妙计(2)怎么写

  装傻计:如何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巨子招致杀身之祸。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仅得可爱,“疯”得恰到好处。谁不识使中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能不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1.花要半开,酒要半醉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道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耙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在公报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咬咬咬”三箭射击,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的对手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朝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在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假叔盈以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旧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斯杀功臣之事,所谓“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尹‘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当今社会,此理仍然,与领导交往的技巧就是“故意装傻”。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然而,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2.醉拳要领:形醉而神不醉  看电视连视剧《武松》时,极喜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片断:手握酒杯,仰脖而干,身子东倒西歪,步履轻漂虚浮,蒋门神于漫不经心之际,鼻梁突着一拳,尚未回过神来,眼额又遭一腿;……当其终于醒悟这绝非是酒鬼的“歪打正着”之时,其身已受重创而无还手之力了。有武林中人告之:此谓“醉拳”,乃武术中一高难度拳术,委实厉害之极。闻之而思,言道:懂了!  看古典小说《红楼梦》后,特佩服薛宝机的谋略,其待人接物极有讲究,且善于从从小事做起: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黛玉、湘云一千人等一睛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钦对这“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专家们一语破“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读之而想,不由拍案:绝了!  “醉拳”之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偏偏倒倒,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挨上了“醉鬼”的狠招。  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截然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却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装愚的,是‘吵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宠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蒋门神遭武二郎一顿狠揍而退出霸占的快活林,最终死于二郎刀下,喋血鸳鸯楼,自是恶贯满盈,令人痛快之至;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铁出阎成大礼,却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装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推销员”。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公元239年,魏少帝曾芳受普爽专权,架空了司马镇的兵权。司马茨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朝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键,以查虚实。司马镇也知道首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马能躺在床上,两个传文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与他说话时,司马镇故意作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明,说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曾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戴,听到他不会久留于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统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司马级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  在政治风云中,有时当危险要落到自己头上时,通过装傻弄呆,还可以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师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样狂诈疯,以倾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图逃脱之计。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胶痰诞满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嚎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过了一些天,庞涓终于买下了孙膑推销的“傻气”而自变愚蠢,相信孙膑真的疯了。这才使孙膑不久得以逃出魏国。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保住江山,对朝廷和地方的官僚好贪舞弊、严重损害皇朝利益的行为,无情打击,重刑惩治。其用刑的野蛮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帝王。为了免遭杀戮,有的官僚不得已装疯卖傻,以逃避惩治,御史袁凯惹怒了朱元璋,怕被杀头,便假装疯癫。朱元璋说疯了是不怕痛的,叫人拿木钻刺他的皮肤,袁凯咬牙不吭。回家后,自己用铁链子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朱元璋还是不相信,派人去探察。袁凯瞪着眼对来人唱“月儿高”的曲子,爬在篱笆边吃狗屎。朱元璋听了使者的回报,才不追究。实际上朱元璋又受了骗。原来袁凯知道皇帝不相信自己疯了,会派人来侦查,便预先叫人用炒面拌糖稀,捏作狗屎状,散在篱笆下。当来人一到,他便大口大口地吃,这才救了一条老命。可见“推销傻气”多么辛苦和不易,不到危及生存,还是别轻易去干这种活。  3.“大愚”之中藏大智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人。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首先挑起前敌指挥的重担。但面对新的形势,他们渐感力不从心。时势造英雄,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等,相继脱颖而出。这中间,老将们思想上不是没有波动的。1964年2月,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一、二方面军的行动,什捷缅科作为他的参谋长同行。什捷缅科早知道这位元帅对总参部的人抱怀疑态度,思想上有个疙瘩,心想:“命令终归是命令,只能服从了”。等上了火车,吃晚饭时,一场不愉快的谈话开始了,铁木辛哥先发出一通连珠炮:“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们这些老头子,监督我们的吧?白费劲!你们还在桌子底下跑的时候,我们已经率领着成师的部队在打仗,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了,自以为了不起了!革命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这通训,已经近乎侮辱了。但什捷缅科却老实地回答:“那时候,刚满十岁。”接着又平静地表示对元帅非常尊重,准备向他学习。铁木辛哥最后说:“算了,外交家,睡觉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时间证明论”是对的。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后,在一次晚间喝茶的时候,铁木辛哥突然说:“现在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种人。我曾想,你是斯大林专门派来监督我的……”后来什捷缅科被召回时,心里很舍不得和铁木辛哥分离。又过了一个月,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要求,调这个晚辈来共事。  什捷缅科在受辱之时装憨相,过了铁元帅关,体现了后生的谦卑及对老人的尊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懂得装假者绝非傻子,显得木油憨厚有时是最高智慧者才能为之。许多时候,要想受到别人的敬重,就必须掩藏你的聪明。下面再介绍几例装傻术的妙用,望能举一反三。  ①睁一眼,闭一眼。在交际活动中,单凭言语难以说服对方,采用交际情境表义,有时给对方多一些思考、体验,常可产生言语不能达到的效应。法国有位农学家,在德国吃过土豆,很想在法国推广种植这种作物,但他越是热心的宣传,别人越不相信。医生认为土豆有害于人的健康,有的农学家断言种植土豆会使土地变得贫瘠,宗教界称土豆为“鬼苹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这位一心推广土豆种植的农学家,终于想出一个新点子。在国王的许可下,他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栽培了土豆,由一支身穿仪仗队服装的国王卫兵看守,并声称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它,挖掘它。但这些士兵只在白天看守,晚上全部撤走。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晚上都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这样,没过多久土豆便在法国推广开了。这个推广土豆种植的主意获得成功,就得益于情境的巧用。直言土豆好,人们不信;由皇家种植,国王卫兵看守,暗示的情境意义即:是贵重物品。由此诱发了人们占有的欲望,加之栽种后亲自品尝与体验,确信有益无害,就会完全接受了这种作物。这里交际情境的魅力,就在于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睁一眼,闭一眼,创造了一个使人接触土豆的契机,所以产生了可喜的效应。  ②歪打正着出笑料。抗战期间,驻在距重庆50多公里的北暗的各机关团体,以国立编译馆为首发起募捐劳军文艺晚会。一连两晚,盛况空前。在正式开演之前,先垫一段相声。老舍自告奋勇,并请梁实秋先生做搭档。梁实秋有言在先:在演出时用折扇敲头的时候不能真打,只能点到为止。到上演的那一天,两人走到台前,泥塑木雕般地绷着脸肃然片刻,装着一副傻样,没有说话,台下的观众已笑成一片。他俩几乎只能在一阵阵的笑声之间进行对话,一逗一棒,诙谐幽默。当须用折扇敲的时候,不知老舍是一时的激动忘形,还是有意违背诺言,竟抡起大扇向梁实秋的头上敲去,梁实秋本能地把头向后一闪,折扇正好打落梁实秋的眼镜。说明迟,那时快,梁实秋连忙手掌向上,两手前伸,正好接住落下的眼镜,并保持那姿态久久不动。台下掌声、喝彩声经久不绝。相声本来就容易使人发笑,老舍这一喜剧性的“歪打正着”,更我让人如醉如痴。观众们以为这是他俩的绝活,连声高呼:“再来一回!”老舍,尤其是梁实秋心中有数:这“绝活”只能来一次!  ③荒诞之中明事理。有对面对一个错误的推理或结论,从正面反驳可能无济于事,这时不妨用另外一个类似的,并且明显是错误的推理,来达到批驳的目的,效果反倒更好。这种错误的推理具有很强的荒诞性,含不尽之急于言外,会使人在含笑中明确是非,从而达到幽默的真正目的。推理越具有荒诞性,说出的话就越具有幽默感。  宋高宗时,有一次宫廷厨师煮的馄饨没有熟,皇帝发怒了,把那个厨师下了大狱。没过多久,在一次演员演节目时,两个演员扮作读书人的模样,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这时又有一个演员马上来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大狱。”皇帝觉得蹊跷,问是什么原因。这个演员说:“甲子、饼子都是生的,不是与那个馄饨没煮熟的人同罪吗?”皇帝一听大笑起来,知道了他的用意,就赦免了那个“饭钝生”的厨师。演员借皇帝“馄饨生就下大狱”这个前提,演绎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是“生”就该下大狱,甲子生。丙子生也该下大狱。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引人发笑。演员的推理语言婉转,表达含蓄,蕴涵了丰富的机趣。这种幽默语言的产生,不能不归功于巧夺天工般的荒诞推理。  ④明知故犯生幽默。某年6月,中央电视一台曾播出一个特别节目——首届外国人汉语知识大决赛。有位美国朋友在按规定用汉语讲一件含有汉语知识的完整事件时,这样说:“有天,我去拜访一位中国朋友,他留我吃中饭。我说,做饭很麻烦。他说,又不是请客,做顿便饭,不麻烦。我说,你就做顿小便饭吃,不要做大便饭了,大便饭也够麻烦的。”听完他的叙述,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  表面看来,这位美国朋友不懂得“便饭”这个名词按汉语构词习惯不能和形容词“小”与“大”搭配的道理。其实,这位朋友并非真的不懂,他只是明知故犯,有意违反汉语的构词习惯,制造歧义,违反逻辑事理,荒谬地把“便饭”同“小便(饭)”“大便(饭)”联系起来,制造笑料罢了。  有个相声叫《歪批三国》,其中有这么一段:甲问乙:“刘备卖过草鞋,张飞卖过肉,你知道赵云卖过什么?”乙说:“不知道。”甲说:“你没听过《天水关》(注:一出三国戏)里姜维在校场上唱的那两句吗?‘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赵子龙老迈年高。’这赵云不是卖年糕的吗?”听众听到这里,无不捧腹大笑。把‘佬(迈)年高“理解为”卖年糕“,相声的作者利用谐音制造歧义,造成了笑料,取得了幽默生动、令人解颐的效果。  ⑤答非所问妙解困。答非所问指答话者故意偏离逻辑规则,不直接回答对方提问,而是在形式上响应对方问话,通过有意的错位造就幽默。答非所问并不是思维混乱,而是用假错的形式,幽默地表达港在意图。  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休息时,一位发达国家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大使:“贵国的死亡率一定不低吧?”非洲大使答道:“跟贵国一样,每人死一次。”  外交官问话是对整个国家而言,对非洲的落后存在挑衅,大使并不理会其问话的要害点,故意将死亡率针对每个人,颇具匠心地回答,营造着别样的幽默效果。幽默有效地回敬着外交官的傲慢,维护了本国尊严。  答非所问讲究机巧,抓住表面上某种形式上的关联,不留痕迹地闪避实质层面,有意识地中断对话逻辑的连续性,寻求异军突起的表达,幽默旨在另起新灶,跳出被动局面的困扰。  有个爱缠人的先生盯着小仲马问:“您最近在做些什么?”  小仲马平静地答道:“难道您没看见?我正在蓄络腮胡子。”  胡子是自然而然长的,小仲马故意把它当作极重要的事情,显然与问话目的不相符合。小仲马表面上好像是在回答那先生,其实并没给他什么有用信息。小仲马自然是懂得对方问话意思的,但他偏要答非所问,用幽默暗示那人:不要再继续纠缠。  4.明知故犯的错误恋爱法  恋爱生活中,相恋的男女主角为了取悦对方,无不竭尽全力地将自己光辉灿烂的优点放大给心上人。然而,一个情人如果在恋爱过程中出现某些拂逆不顺的情节或遇到爱情挫折的时候,有意用错误的词句来贬损自己却能收到始料不及的奇效。  彤与舟是大学同班同学。在一次大学生辩论会上,舟敏锐的思维、犀利的语言、雄辩的谈锋俘获了她的芳心。大学毕业后两人又被分配在同一座城市工作。正当彤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准备与舟共筑爱巢时,彤的同学却告诉她:最近,她经常看到舟与一个很摩登靓丽的女孩子在一起。为此,彤指责舟对爱情不忠贞,见异思迁,舟解释说:那是他表妹,她来到这个城市求我帮她找一份工作的。可彤根本不信,还说舟在继续欺骗她,并闹着要与他“萨哟啦纳”。深爱着同学加知己的舟当然不愿失去心上人呀。于是,舟找到彤说:“人们都说你是才貌双全美女,你怎么不想一想呀,除你之外,我真想不出有第二个愿意与我恋爱的。你瞧:我老气横秋,长相报旧社会,写尽了中华五千年沧桑和苦难;再瞧我这条条仪表,一下子就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是刚经过洪水洗礼的困难户、重灾户,我现在最想往的是如何尽快脱贫致富,以报小姐的知遇之恩,哪敢花心哟。”一席话说得彤转怒为喜,忍俊不禁。舟的这番爱情表白,可谓妙语连珠,谐趣横生。究其原因,其用词的“错误”起着极大作用。  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爱情是最不讲道理的。由此就更进一步说明了在情爱生活中,特意把道理讲错的奇妙功能和独特作用。  富坤追克瑶已很久了,可克瑶就是态度暧昧,一直不愿与他私定终身。在一个秋风瑟瑟的雨天,富坤准备作最后一次努力。他跑去见克瑶,没想到开门的是她弟弟:“对不起呀,我姐不在家,你就请回吧!”富坤早已打听到克瑶正在家休息,分明是有意回避:“没关系,你就告诉她,她今天不出来见我,我就一直站在大雨下,把她的身体淋成冰棍,看是她心疼还是我心疼。”他们的对话被躲在屋里的克瑶听得一清二楚,她为富坤这种“错”得可爱的道理感动得热泪盈眶,赶紧叫弟弟把他请进屋里温情呵护,将一颗滚烫的劳心亲手交给了他。我们不难从富坤追求克瑶的“错”言“误”语中发现,他的错误道理简直近于荒诞,克瑶在没有完全接受他的情况下拒绝见他,情有可原。但他为了见到心上人把自己的身体说成是克瑶的身体,把自己心疼说成对方心疼,显然不成道理。然而,正是富坤的这种特意讲“错”的道理,使克瑶发现了富坤炽爱她的一片赤诚之心,发现了他愿把自己整个身心奉献给心上人的决心。  中国人由于自古以来民风较为保守,在爱情生活中所表示出的语言和行为也较含蓄。所以热烈相恋的聪明纯真的男女往往就利用这种含蓄去煽动情人的爱,将自己的情感寓于一种“错”误的事情中表达出来,幽默迷人。比如我们经常在一些文学或影视作品中听到男人说:“我想吻你一下,你觉得怎么样?”女人说:“我觉得你是个懒惰的人。”男的想吻女的,而女的故意把事情说错——给他下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结论“你是一个懒惰的人”,表面上看答非所问甚至像骂人,但实质上是暗示他“你只要勤快一点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的啦”。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宁林和润玉都是企业的工人,当两人沉浸在如醉如痴甜蜜快乐的爱情生活中时,他们先后被宣布下岗了。为了未来的幸福,他俩商定租赁一间门面做服装生意,维持生活。然而开张第一天,生意就十分萧条。回家的路上,润五唉声叹气地对宁林说:“啊,我明白了,我们的生意不好,是因为我的形象对不起顾客。”宁林机灵地接过话头:“错啦,是他们嫉妒——我这种有损市容的长相却有你这样美丽的心上人,他们愤愤不平,故意不找我们做生意,惹我们生气哩!任何人都知道,生意的好坏与个人容貌是没有什么联系的,顾客来欣赏的不是店主的脸蛋,而是服装的款式;来买的不是店主的容貌,而是服装产品。但润玉为了消除宁林因生意初战失利的懊丧,把生意不景气的原因”锗“说成是个人的影响,让宁林忘掉失败。受润玉的幽默启示,宁林通过对自己的”贬值“,让事情错得更远更玄,从而和润五的心灵碰在一起,就产生了爱的火花。一次生活上的失败在”故错“的作用下,化为爱的欢乐曲。  5.装作不知道,说话更奇妙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说辩方式。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帛,并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①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语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换回失语,在语言交际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间,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渡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的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像。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②可用于对付别人的诡辩。  “事实胜于雄辩”,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是战胜对手的有力法宝。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情况下,面对巧舌如簧的人,总是让人难堪至极——明知对方是谬论,却又无法还击。  两位青年农民有一次去给玉米施肥时,因猪粪离庄稼远近而争执起来。甲说:“猪粪离庄稼近,便于庄稼吸收,庄稼肯定爱长。”  乙说:“让你这么一说,应该把庄稼种到猪圈里,一定更爱长。”  甲说:“你这是不讲理。”  乙说:“怎么不讲理?你不是说离猪粪近,庄稼爱长吗?”  这时,一位中年农民凑过来说:“我看你们俩谁说得也不对。猪尾巴离粪最近,没见过猪尾巴长得有多长……”  一句话,使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中年农民似乎连常识也不懂了,可一语中的地点破了甲、乙两人的诡辩,更兼具强烈的幽默感。  ③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给他一个文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袁兵因身体肥胖,同班的赵强、王明“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袁兵,扮鬼脸。面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袁兵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袁兵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赵强,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王明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望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迸发出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④制止别人的挖苦、讽刺。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辛辣有力地去贬损、挪揄对方的行为,极易激怒对方。为避免大动肝火,两败俱伤,也可巧妙地运用装作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丈夫不停地抽烟,烟缸里已经有一大堆烟蒂了,大部分还在冒烟。妻子惊呼:“天啦!难道你找不到更好的自杀方式么?”  妻子出于对丈夫的深切关怀,非常恼恨丈夫抽烟,把抽烟比作“自杀”,用语异常辛辣。作为男子汉的丈夫,虽然自知不对,但对于这样的挖苦,却是忍无可忍。如果直接反击,那也只有伤和气了。此时,不妨装作没有听明白:“亲爱的,我正在抽烟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没好气的、似是而非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丈夫也因为幽默了一次,心理获得了平衡而消了怒气,妻子已经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已不太在乎丈夫听到没有,因此也不再言语。  ⑤补救说话中的错漏、失误。  进行即兴演讲,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演讲者自己也不知为什么,竟说出一句错话,而且马上就意识到了。怎么办呢?倘若遇上这种失误,演讲者不妨装作不知道,然后采用调整语意。改换语气等续接方式予以补救。只要反应敏捷,应变及时,就可以收到不露痕迹的纠错效果。例如,一位公司经理在开业庆典上发表即兴演讲,他这样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公司是统一的整体,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铁的纪律,每一个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上班迟到、早退、闲聊、乱逛、办事推诿、拖沓、消极、懈怠,都是违反纪律的行为。我们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就等于允许有人拆公司的台,我们能够这样做吗?  这位经理的反应力和应变力是很强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把本来想说的“我们决不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句话中“决不”二字漏掉之后,样作不知,马上循着语言表达的逻辑思路,续补了一句揭示其后果的话,同时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增强了演讲的启发性和警示力。这样的续接补救,真可谓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 妙计   谈判 )

柯达副总裁叶莺的谈判技巧怎么写

  装傻计:如何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巨子招致杀身之祸。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仅得可爱,“疯”得恰到好处。谁不识使中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能不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1.花要半开,酒要半醉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道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耙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在公报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咬咬咬”三箭射击,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的对手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朝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在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假叔盈以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旧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斯杀功臣之事,所谓“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尹‘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当今社会,此理仍然,与领导交往的技巧就是“故意装傻”。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然而,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2.醉拳要领:形醉而神不醉  看电视连视剧《武松》时,极喜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片断:手握酒杯,仰脖而干,身子东倒西歪,步履轻漂虚浮,蒋门神于漫不经心之际,鼻梁突着一拳,尚未回过神来,眼额又遭一腿;……当其终于醒悟这绝非是酒鬼的“歪打正着”之时,其身已受重创而无还手之力了。有武林中人告之:此谓“醉拳”,乃武术中一高难度拳术,委实厉害之极。闻之而思,言道:懂了!  看古典小说《红楼梦》后,特佩服薛宝机的谋略,其待人接物极有讲究,且善于从从小事做起: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黛玉、湘云一千人等一睛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钦对这“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专家们一语破“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读之而想,不由拍案:绝了!  “醉拳”之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偏偏倒倒,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挨上了“醉鬼”的狠招。  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截然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却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装愚的,是‘吵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宠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蒋门神遭武二郎一顿狠揍而退出霸占的快活林,最终死于二郎刀下,喋血鸳鸯楼,自是恶贯满盈,令人痛快之至;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铁出阎成大礼,却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装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推销员”。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公元239年,魏少帝曾芳受普爽专权,架空了司马镇的兵权。司马茨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朝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键,以查虚实。司马镇也知道首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马能躺在床上,两个传文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与他说话时,司马镇故意作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明,说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曾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戴,听到他不会久留于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统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司马级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  在政治风云中,有时当危险要落到自己头上时,通过装傻弄呆,还可以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师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样狂诈疯,以倾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图逃脱之计。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胶痰诞满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嚎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过了一些天,庞涓终于买下了孙膑推销的“傻气”而自变愚蠢,相信孙膑真的疯了。这才使孙膑不久得以逃出魏国。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保住江山,对朝廷和地方的官僚好贪舞弊、严重损害皇朝利益的行为,无情打击,重刑惩治。其用刑的野蛮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帝王。为了免遭杀戮,有的官僚不得已装疯卖傻,以逃避惩治,御史袁凯惹怒了朱元璋,怕被杀头,便假装疯癫。朱元璋说疯了是不怕痛的,叫人拿木钻刺他的皮肤,袁凯咬牙不吭。回家后,自己用铁链子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朱元璋还是不相信,派人去探察。袁凯瞪着眼对来人唱“月儿高”的曲子,爬在篱笆边吃狗屎。朱元璋听了使者的回报,才不追究。实际上朱元璋又受了骗。原来袁凯知道皇帝不相信自己疯了,会派人来侦查,便预先叫人用炒面拌糖稀,捏作狗屎状,散在篱笆下。当来人一到,他便大口大口地吃,这才救了一条老命。可见“推销傻气”多么辛苦和不易,不到危及生存,还是别轻易去干这种活。  3.“大愚”之中藏大智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人。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首先挑起前敌指挥的重担。但面对新的形势,他们渐感力不从心。时势造英雄,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等,相继脱颖而出。这中间,老将们思想上不是没有波动的。1964年2月,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一、二方面军的行动,什捷缅科作为他的参谋长同行。什捷缅科早知道这位元帅对总参部的人抱怀疑态度,思想上有个疙瘩,心想:“命令终归是命令,只能服从了”。等上了火车,吃晚饭时,一场不愉快的谈话开始了,铁木辛哥先发出一通连珠炮:“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们这些老头子,监督我们的吧?白费劲!你们还在桌子底下跑的时候,我们已经率领着成师的部队在打仗,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了,自以为了不起了!革命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这通训,已经近乎侮辱了。但什捷缅科却老实地回答:“那时候,刚满十岁。”接着又平静地表示对元帅非常尊重,准备向他学习。铁木辛哥最后说:“算了,外交家,睡觉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时间证明论”是对的。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后,在一次晚间喝茶的时候,铁木辛哥突然说:“现在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种人。我曾想,你是斯大林专门派来监督我的……”后来什捷缅科被召回时,心里很舍不得和铁木辛哥分离。又过了一个月,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要求,调这个晚辈来共事。  什捷缅科在受辱之时装憨相,过了铁元帅关,体现了后生的谦卑及对老人的尊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懂得装假者绝非傻子,显得木油憨厚有时是最高智慧者才能为之。许多时候,要想受到别人的敬重,就必须掩藏你的聪明。下面再介绍几例装傻术的妙用,望能举一反三。  ①睁一眼,闭一眼。在交际活动中,单凭言语难以说服对方,采用交际情境表义,有时给对方多一些思考、体验,常可产生言语不能达到的效应。法国有位农学家,在德国吃过土豆,很想在法国推广种植这种作物,但他越是热心的宣传,别人越不相信。医生认为土豆有害于人的健康,有的农学家断言种植土豆会使土地变得贫瘠,宗教界称土豆为“鬼苹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这位一心推广土豆种植的农学家,终于想出一个新点子。在国王的许可下,他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栽培了土豆,由一支身穿仪仗队服装的国王卫兵看守,并声称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它,挖掘它。但这些士兵只在白天看守,晚上全部撤走。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晚上都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这样,没过多久土豆便在法国推广开了。这个推广土豆种植的主意获得成功,就得益于情境的巧用。直言土豆好,人们不信;由皇家种植,国王卫兵看守,暗示的情境意义即:是贵重物品。由此诱发了人们占有的欲望,加之栽种后亲自品尝与体验,确信有益无害,就会完全接受了这种作物。这里交际情境的魅力,就在于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睁一眼,闭一眼,创造了一个使人接触土豆的契机,所以产生了可喜的效应。  ②歪打正着出笑料。抗战期间,驻在距重庆50多公里的北暗的各机关团体,以国立编译馆为首发起募捐劳军文艺晚会。一连两晚,盛况空前。在正式开演之前,先垫一段相声。老舍自告奋勇,并请梁实秋先生做搭档。梁实秋有言在先:在演出时用折扇敲头的时候不能真打,只能点到为止。到上演的那一天,两人走到台前,泥塑木雕般地绷着脸肃然片刻,装着一副傻样,没有说话,台下的观众已笑成一片。他俩几乎只能在一阵阵的笑声之间进行对话,一逗一棒,诙谐幽默。当须用折扇敲的时候,不知老舍是一时的激动忘形,还是有意违背诺言,竟抡起大扇向梁实秋的头上敲去,梁实秋本能地把头向后一闪,折扇正好打落梁实秋的眼镜。说明迟,那时快,梁实秋连忙手掌向上,两手前伸,正好接住落下的眼镜,并保持那姿态久久不动。台下掌声、喝彩声经久不绝。相声本来就容易使人发笑,老舍这一喜剧性的“歪打正着”,更我让人如醉如痴。观众们以为这是他俩的绝活,连声高呼:“再来一回!”老舍,尤其是梁实秋心中有数:这“绝活”只能来一次!  ③荒诞之中明事理。有对面对一个错误的推理或结论,从正面反驳可能无济于事,这时不妨用另外一个类似的,并且明显是错误的推理,来达到批驳的目的,效果反倒更好。这种错误的推理具有很强的荒诞性,含不尽之急于言外,会使人在含笑中明确是非,从而达到幽默的真正目的。推理越具有荒诞性,说出的话就越具有幽默感。  宋高宗时,有一次宫廷厨师煮的馄饨没有熟,皇帝发怒了,把那个厨师下了大狱。没过多久,在一次演员演节目时,两个演员扮作读书人的模样,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这时又有一个演员马上来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大狱。”皇帝觉得蹊跷,问是什么原因。这个演员说:“甲子、饼子都是生的,不是与那个馄饨没煮熟的人同罪吗?”皇帝一听大笑起来,知道了他的用意,就赦免了那个“饭钝生”的厨师。演员借皇帝“馄饨生就下大狱”这个前提,演绎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是“生”就该下大狱,甲子生。丙子生也该下大狱。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引人发笑。演员的推理语言婉转,表达含蓄,蕴涵了丰富的机趣。这种幽默语言的产生,不能不归功于巧夺天工般的荒诞推理。  ④明知故犯生幽默。某年6月,中央电视一台曾播出一个特别节目——首届外国人汉语知识大决赛。有位美国朋友在按规定用汉语讲一件含有汉语知识的完整事件时,这样说:“有天,我去拜访一位中国朋友,他留我吃中饭。我说,做饭很麻烦。他说,又不是请客,做顿便饭,不麻烦。我说,你就做顿小便饭吃,不要做大便饭了,大便饭也够麻烦的。”听完他的叙述,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  表面看来,这位美国朋友不懂得“便饭”这个名词按汉语构词习惯不能和形容词“小”与“大”搭配的道理。其实,这位朋友并非真的不懂,他只是明知故犯,有意违反汉语的构词习惯,制造歧义,违反逻辑事理,荒谬地把“便饭”同“小便(饭)”“大便(饭)”联系起来,制造笑料罢了。  有个相声叫《歪批三国》,其中有这么一段:甲问乙:“刘备卖过草鞋,张飞卖过肉,你知道赵云卖过什么?”乙说:“不知道。”甲说:“你没听过《天水关》(注:一出三国戏)里姜维在校场上唱的那两句吗?‘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赵子龙老迈年高。’这赵云不是卖年糕的吗?”听众听到这里,无不捧腹大笑。把‘佬(迈)年高“理解为”卖年糕“,相声的作者利用谐音制造歧义,造成了笑料,取得了幽默生动、令人解颐的效果。  ⑤答非所问妙解困。答非所问指答话者故意偏离逻辑规则,不直接回答对方提问,而是在形式上响应对方问话,通过有意的错位造就幽默。答非所问并不是思维混乱,而是用假错的形式,幽默地表达港在意图。  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休息时,一位发达国家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大使:“贵国的死亡率一定不低吧?”非洲大使答道:“跟贵国一样,每人死一次。”  外交官问话是对整个国家而言,对非洲的落后存在挑衅,大使并不理会其问话的要害点,故意将死亡率针对每个人,颇具匠心地回答,营造着别样的幽默效果。幽默有效地回敬着外交官的傲慢,维护了本国尊严。  答非所问讲究机巧,抓住表面上某种形式上的关联,不留痕迹地闪避实质层面,有意识地中断对话逻辑的连续性,寻求异军突起的表达,幽默旨在另起新灶,跳出被动局面的困扰。  有个爱缠人的先生盯着小仲马问:“您最近在做些什么?”  小仲马平静地答道:“难道您没看见?我正在蓄络腮胡子。”  胡子是自然而然长的,小仲马故意把它当作极重要的事情,显然与问话目的不相符合。小仲马表面上好像是在回答那先生,其实并没给他什么有用信息。小仲马自然是懂得对方问话意思的,但他偏要答非所问,用幽默暗示那人:不要再继续纠缠。  4.明知故犯的错误恋爱法  恋爱生活中,相恋的男女主角为了取悦对方,无不竭尽全力地将自己光辉灿烂的优点放大给心上人。然而,一个情人如果在恋爱过程中出现某些拂逆不顺的情节或遇到爱情挫折的时候,有意用错误的词句来贬损自己却能收到始料不及的奇效。  彤与舟是大学同班同学。在一次大学生辩论会上,舟敏锐的思维、犀利的语言、雄辩的谈锋俘获了她的芳心。大学毕业后两人又被分配在同一座城市工作。正当彤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准备与舟共筑爱巢时,彤的同学却告诉她:最近,她经常看到舟与一个很摩登靓丽的女孩子在一起。为此,彤指责舟对爱情不忠贞,见异思迁,舟解释说:那是他表妹,她来到这个城市求我帮她找一份工作的。可彤根本不信,还说舟在继续欺骗她,并闹着要与他“萨哟啦纳”。深爱着同学加知己的舟当然不愿失去心上人呀。于是,舟找到彤说:“人们都说你是才貌双全美女,你怎么不想一想呀,除你之外,我真想不出有第二个愿意与我恋爱的。你瞧:我老气横秋,长相报旧社会,写尽了中华五千年沧桑和苦难;再瞧我这条条仪表,一下子就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是刚经过洪水洗礼的困难户、重灾户,我现在最想往的是如何尽快脱贫致富,以报小姐的知遇之恩,哪敢花心哟。”一席话说得彤转怒为喜,忍俊不禁。舟的这番爱情表白,可谓妙语连珠,谐趣横生。究其原因,其用词的“错误”起着极大作用。  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爱情是最不讲道理的。由此就更进一步说明了在情爱生活中,特意把道理讲错的奇妙功能和独特作用。  富坤追克瑶已很久了,可克瑶就是态度暧昧,一直不愿与他私定终身。在一个秋风瑟瑟的雨天,富坤准备作最后一次努力。他跑去见克瑶,没想到开门的是她弟弟:“对不起呀,我姐不在家,你就请回吧!”富坤早已打听到克瑶正在家休息,分明是有意回避:“没关系,你就告诉她,她今天不出来见我,我就一直站在大雨下,把她的身体淋成冰棍,看是她心疼还是我心疼。”他们的对话被躲在屋里的克瑶听得一清二楚,她为富坤这种“错”得可爱的道理感动得热泪盈眶,赶紧叫弟弟把他请进屋里温情呵护,将一颗滚烫的劳心亲手交给了他。我们不难从富坤追求克瑶的“错”言“误”语中发现,他的错误道理简直近于荒诞,克瑶在没有完全接受他的情况下拒绝见他,情有可原。但他为了见到心上人把自己的身体说成是克瑶的身体,把自己心疼说成对方心疼,显然不成道理。然而,正是富坤的这种特意讲“错”的道理,使克瑶发现了富坤炽爱她的一片赤诚之心,发现了他愿把自己整个身心奉献给心上人的决心。  中国人由于自古以来民风较为保守,在爱情生活中所表示出的语言和行为也较含蓄。所以热烈相恋的聪明纯真的男女往往就利用这种含蓄去煽动情人的爱,将自己的情感寓于一种“错”误的事情中表达出来,幽默迷人。比如我们经常在一些文学或影视作品中听到男人说:“我想吻你一下,你觉得怎么样?”女人说:“我觉得你是个懒惰的人。”男的想吻女的,而女的故意把事情说错——给他下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结论“你是一个懒惰的人”,表面上看答非所问甚至像骂人,但实质上是暗示他“你只要勤快一点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的啦”。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宁林和润玉都是企业的工人,当两人沉浸在如醉如痴甜蜜快乐的爱情生活中时,他们先后被宣布下岗了。为了未来的幸福,他俩商定租赁一间门面做服装生意,维持生活。然而开张第一天,生意就十分萧条。回家的路上,润五唉声叹气地对宁林说:“啊,我明白了,我们的生意不好,是因为我的形象对不起顾客。”宁林机灵地接过话头:“错啦,是他们嫉妒——我这种有损市容的长相却有你这样美丽的心上人,他们愤愤不平,故意不找我们做生意,惹我们生气哩!任何人都知道,生意的好坏与个人容貌是没有什么联系的,顾客来欣赏的不是店主的脸蛋,而是服装的款式;来买的不是店主的容貌,而是服装产品。但润玉为了消除宁林因生意初战失利的懊丧,把生意不景气的原因”锗“说成是个人的影响,让宁林忘掉失败。受润玉的幽默启示,宁林通过对自己的”贬值“,让事情错得更远更玄,从而和润五的心灵碰在一起,就产生了爱的火花。一次生活上的失败在”故错“的作用下,化为爱的欢乐曲。  5.装作不知道,说话更奇妙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说辩方式。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帛,并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①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语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换回失语,在语言交际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间,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渡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的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像。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②可用于对付别人的诡辩。  “事实胜于雄辩”,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是战胜对手的有力法宝。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情况下,面对巧舌如簧的人,总是让人难堪至极——明知对方是谬论,却又无法还击。  两位青年农民有一次去给玉米施肥时,因猪粪离庄稼远近而争执起来。甲说:“猪粪离庄稼近,便于庄稼吸收,庄稼肯定爱长。”  乙说:“让你这么一说,应该把庄稼种到猪圈里,一定更爱长。”  甲说:“你这是不讲理。”  乙说:“怎么不讲理?你不是说离猪粪近,庄稼爱长吗?”  这时,一位中年农民凑过来说:“我看你们俩谁说得也不对。猪尾巴离粪最近,没见过猪尾巴长得有多长……”  一句话,使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中年农民似乎连常识也不懂了,可一语中的地点破了甲、乙两人的诡辩,更兼具强烈的幽默感。  ③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给他一个文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袁兵因身体肥胖,同班的赵强、王明“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袁兵,扮鬼脸。面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袁兵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袁兵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赵强,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王明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望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迸发出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④制止别人的挖苦、讽刺。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辛辣有力地去贬损、挪揄对方的行为,极易激怒对方。为避免大动肝火,两败俱伤,也可巧妙地运用装作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丈夫不停地抽烟,烟缸里已经有一大堆烟蒂了,大部分还在冒烟。妻子惊呼:“天啦!难道你找不到更好的自杀方式么?”  妻子出于对丈夫的深切关怀,非常恼恨丈夫抽烟,把抽烟比作“自杀”,用语异常辛辣。作为男子汉的丈夫,虽然自知不对,但对于这样的挖苦,却是忍无可忍。如果直接反击,那也只有伤和气了。此时,不妨装作没有听明白:“亲爱的,我正在抽烟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没好气的、似是而非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丈夫也因为幽默了一次,心理获得了平衡而消了怒气,妻子已经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已不太在乎丈夫听到没有,因此也不再言语。  ⑤补救说话中的错漏、失误。  进行即兴演讲,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演讲者自己也不知为什么,竟说出一句错话,而且马上就意识到了。怎么办呢?倘若遇上这种失误,演讲者不妨装作不知道,然后采用调整语意。改换语气等续接方式予以补救。只要反应敏捷,应变及时,就可以收到不露痕迹的纠错效果。例如,一位公司经理在开业庆典上发表即兴演讲,他这样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公司是统一的整体,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铁的纪律,每一个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上班迟到、早退、闲聊、乱逛、办事推诿、拖沓、消极、懈怠,都是违反纪律的行为。我们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就等于允许有人拆公司的台,我们能够这样做吗?  这位经理的反应力和应变力是很强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把本来想说的“我们决不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句话中“决不”二字漏掉之后,样作不知,马上循着语言表达的逻辑思路,续补了一句揭示其后果的话,同时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增强了演讲的启发性和警示力。这样的续接补救,真可谓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 柯达   副总裁 )

如何有效的提高你的谈判技巧怎么写

  装傻计:如何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巨子招致杀身之祸。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仅得可爱,“疯”得恰到好处。谁不识使中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能不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1.花要半开,酒要半醉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道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耙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在公报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咬咬咬”三箭射击,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的对手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朝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在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假叔盈以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旧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斯杀功臣之事,所谓“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尹‘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当今社会,此理仍然,与领导交往的技巧就是“故意装傻”。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然而,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2.醉拳要领:形醉而神不醉  看电视连视剧《武松》时,极喜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片断:手握酒杯,仰脖而干,身子东倒西歪,步履轻漂虚浮,蒋门神于漫不经心之际,鼻梁突着一拳,尚未回过神来,眼额又遭一腿;……当其终于醒悟这绝非是酒鬼的“歪打正着”之时,其身已受重创而无还手之力了。有武林中人告之:此谓“醉拳”,乃武术中一高难度拳术,委实厉害之极。闻之而思,言道:懂了!  看古典小说《红楼梦》后,特佩服薛宝机的谋略,其待人接物极有讲究,且善于从从小事做起: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黛玉、湘云一千人等一睛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钦对这“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专家们一语破“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读之而想,不由拍案:绝了!  “醉拳”之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偏偏倒倒,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挨上了“醉鬼”的狠招。  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截然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却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装愚的,是‘吵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宠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蒋门神遭武二郎一顿狠揍而退出霸占的快活林,最终死于二郎刀下,喋血鸳鸯楼,自是恶贯满盈,令人痛快之至;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铁出阎成大礼,却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装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推销员”。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公元239年,魏少帝曾芳受普爽专权,架空了司马镇的兵权。司马茨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朝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键,以查虚实。司马镇也知道首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马能躺在床上,两个传文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与他说话时,司马镇故意作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明,说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曾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戴,听到他不会久留于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统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司马级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  在政治风云中,有时当危险要落到自己头上时,通过装傻弄呆,还可以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师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样狂诈疯,以倾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图逃脱之计。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胶痰诞满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嚎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过了一些天,庞涓终于买下了孙膑推销的“傻气”而自变愚蠢,相信孙膑真的疯了。这才使孙膑不久得以逃出魏国。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保住江山,对朝廷和地方的官僚好贪舞弊、严重损害皇朝利益的行为,无情打击,重刑惩治。其用刑的野蛮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帝王。为了免遭杀戮,有的官僚不得已装疯卖傻,以逃避惩治,御史袁凯惹怒了朱元璋,怕被杀头,便假装疯癫。朱元璋说疯了是不怕痛的,叫人拿木钻刺他的皮肤,袁凯咬牙不吭。回家后,自己用铁链子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朱元璋还是不相信,派人去探察。袁凯瞪着眼对来人唱“月儿高”的曲子,爬在篱笆边吃狗屎。朱元璋听了使者的回报,才不追究。实际上朱元璋又受了骗。原来袁凯知道皇帝不相信自己疯了,会派人来侦查,便预先叫人用炒面拌糖稀,捏作狗屎状,散在篱笆下。当来人一到,他便大口大口地吃,这才救了一条老命。可见“推销傻气”多么辛苦和不易,不到危及生存,还是别轻易去干这种活。  3.“大愚”之中藏大智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人。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首先挑起前敌指挥的重担。但面对新的形势,他们渐感力不从心。时势造英雄,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等,相继脱颖而出。这中间,老将们思想上不是没有波动的。1964年2月,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一、二方面军的行动,什捷缅科作为他的参谋长同行。什捷缅科早知道这位元帅对总参部的人抱怀疑态度,思想上有个疙瘩,心想:“命令终归是命令,只能服从了”。等上了火车,吃晚饭时,一场不愉快的谈话开始了,铁木辛哥先发出一通连珠炮:“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们这些老头子,监督我们的吧?白费劲!你们还在桌子底下跑的时候,我们已经率领着成师的部队在打仗,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了,自以为了不起了!革命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这通训,已经近乎侮辱了。但什捷缅科却老实地回答:“那时候,刚满十岁。”接着又平静地表示对元帅非常尊重,准备向他学习。铁木辛哥最后说:“算了,外交家,睡觉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时间证明论”是对的。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后,在一次晚间喝茶的时候,铁木辛哥突然说:“现在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种人。我曾想,你是斯大林专门派来监督我的……”后来什捷缅科被召回时,心里很舍不得和铁木辛哥分离。又过了一个月,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要求,调这个晚辈来共事。  什捷缅科在受辱之时装憨相,过了铁元帅关,体现了后生的谦卑及对老人的尊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懂得装假者绝非傻子,显得木油憨厚有时是最高智慧者才能为之。许多时候,要想受到别人的敬重,就必须掩藏你的聪明。下面再介绍几例装傻术的妙用,望能举一反三。  ①睁一眼,闭一眼。在交际活动中,单凭言语难以说服对方,采用交际情境表义,有时给对方多一些思考、体验,常可产生言语不能达到的效应。法国有位农学家,在德国吃过土豆,很想在法国推广种植这种作物,但他越是热心的宣传,别人越不相信。医生认为土豆有害于人的健康,有的农学家断言种植土豆会使土地变得贫瘠,宗教界称土豆为“鬼苹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这位一心推广土豆种植的农学家,终于想出一个新点子。在国王的许可下,他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栽培了土豆,由一支身穿仪仗队服装的国王卫兵看守,并声称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它,挖掘它。但这些士兵只在白天看守,晚上全部撤走。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晚上都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这样,没过多久土豆便在法国推广开了。这个推广土豆种植的主意获得成功,就得益于情境的巧用。直言土豆好,人们不信;由皇家种植,国王卫兵看守,暗示的情境意义即:是贵重物品。由此诱发了人们占有的欲望,加之栽种后亲自品尝与体验,确信有益无害,就会完全接受了这种作物。这里交际情境的魅力,就在于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睁一眼,闭一眼,创造了一个使人接触土豆的契机,所以产生了可喜的效应。  ②歪打正着出笑料。抗战期间,驻在距重庆50多公里的北暗的各机关团体,以国立编译馆为首发起募捐劳军文艺晚会。一连两晚,盛况空前。在正式开演之前,先垫一段相声。老舍自告奋勇,并请梁实秋先生做搭档。梁实秋有言在先:在演出时用折扇敲头的时候不能真打,只能点到为止。到上演的那一天,两人走到台前,泥塑木雕般地绷着脸肃然片刻,装着一副傻样,没有说话,台下的观众已笑成一片。他俩几乎只能在一阵阵的笑声之间进行对话,一逗一棒,诙谐幽默。当须用折扇敲的时候,不知老舍是一时的激动忘形,还是有意违背诺言,竟抡起大扇向梁实秋的头上敲去,梁实秋本能地把头向后一闪,折扇正好打落梁实秋的眼镜。说明迟,那时快,梁实秋连忙手掌向上,两手前伸,正好接住落下的眼镜,并保持那姿态久久不动。台下掌声、喝彩声经久不绝。相声本来就容易使人发笑,老舍这一喜剧性的“歪打正着”,更我让人如醉如痴。观众们以为这是他俩的绝活,连声高呼:“再来一回!”老舍,尤其是梁实秋心中有数:这“绝活”只能来一次!  ③荒诞之中明事理。有对面对一个错误的推理或结论,从正面反驳可能无济于事,这时不妨用另外一个类似的,并且明显是错误的推理,来达到批驳的目的,效果反倒更好。这种错误的推理具有很强的荒诞性,含不尽之急于言外,会使人在含笑中明确是非,从而达到幽默的真正目的。推理越具有荒诞性,说出的话就越具有幽默感。  宋高宗时,有一次宫廷厨师煮的馄饨没有熟,皇帝发怒了,把那个厨师下了大狱。没过多久,在一次演员演节目时,两个演员扮作读书人的模样,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这时又有一个演员马上来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大狱。”皇帝觉得蹊跷,问是什么原因。这个演员说:“甲子、饼子都是生的,不是与那个馄饨没煮熟的人同罪吗?”皇帝一听大笑起来,知道了他的用意,就赦免了那个“饭钝生”的厨师。演员借皇帝“馄饨生就下大狱”这个前提,演绎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是“生”就该下大狱,甲子生。丙子生也该下大狱。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引人发笑。演员的推理语言婉转,表达含蓄,蕴涵了丰富的机趣。这种幽默语言的产生,不能不归功于巧夺天工般的荒诞推理。  ④明知故犯生幽默。某年6月,中央电视一台曾播出一个特别节目——首届外国人汉语知识大决赛。有位美国朋友在按规定用汉语讲一件含有汉语知识的完整事件时,这样说:“有天,我去拜访一位中国朋友,他留我吃中饭。我说,做饭很麻烦。他说,又不是请客,做顿便饭,不麻烦。我说,你就做顿小便饭吃,不要做大便饭了,大便饭也够麻烦的。”听完他的叙述,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  表面看来,这位美国朋友不懂得“便饭”这个名词按汉语构词习惯不能和形容词“小”与“大”搭配的道理。其实,这位朋友并非真的不懂,他只是明知故犯,有意违反汉语的构词习惯,制造歧义,违反逻辑事理,荒谬地把“便饭”同“小便(饭)”“大便(饭)”联系起来,制造笑料罢了。  有个相声叫《歪批三国》,其中有这么一段:甲问乙:“刘备卖过草鞋,张飞卖过肉,你知道赵云卖过什么?”乙说:“不知道。”甲说:“你没听过《天水关》(注:一出三国戏)里姜维在校场上唱的那两句吗?‘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赵子龙老迈年高。’这赵云不是卖年糕的吗?”听众听到这里,无不捧腹大笑。把‘佬(迈)年高“理解为”卖年糕“,相声的作者利用谐音制造歧义,造成了笑料,取得了幽默生动、令人解颐的效果。  ⑤答非所问妙解困。答非所问指答话者故意偏离逻辑规则,不直接回答对方提问,而是在形式上响应对方问话,通过有意的错位造就幽默。答非所问并不是思维混乱,而是用假错的形式,幽默地表达港在意图。  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休息时,一位发达国家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大使:“贵国的死亡率一定不低吧?”非洲大使答道:“跟贵国一样,每人死一次。”  外交官问话是对整个国家而言,对非洲的落后存在挑衅,大使并不理会其问话的要害点,故意将死亡率针对每个人,颇具匠心地回答,营造着别样的幽默效果。幽默有效地回敬着外交官的傲慢,维护了本国尊严。  答非所问讲究机巧,抓住表面上某种形式上的关联,不留痕迹地闪避实质层面,有意识地中断对话逻辑的连续性,寻求异军突起的表达,幽默旨在另起新灶,跳出被动局面的困扰。  有个爱缠人的先生盯着小仲马问:“您最近在做些什么?”  小仲马平静地答道:“难道您没看见?我正在蓄络腮胡子。”  胡子是自然而然长的,小仲马故意把它当作极重要的事情,显然与问话目的不相符合。小仲马表面上好像是在回答那先生,其实并没给他什么有用信息。小仲马自然是懂得对方问话意思的,但他偏要答非所问,用幽默暗示那人:不要再继续纠缠。  4.明知故犯的错误恋爱法  恋爱生活中,相恋的男女主角为了取悦对方,无不竭尽全力地将自己光辉灿烂的优点放大给心上人。然而,一个情人如果在恋爱过程中出现某些拂逆不顺的情节或遇到爱情挫折的时候,有意用错误的词句来贬损自己却能收到始料不及的奇效。  彤与舟是大学同班同学。在一次大学生辩论会上,舟敏锐的思维、犀利的语言、雄辩的谈锋俘获了她的芳心。大学毕业后两人又被分配在同一座城市工作。正当彤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准备与舟共筑爱巢时,彤的同学却告诉她:最近,她经常看到舟与一个很摩登靓丽的女孩子在一起。为此,彤指责舟对爱情不忠贞,见异思迁,舟解释说:那是他表妹,她来到这个城市求我帮她找一份工作的。可彤根本不信,还说舟在继续欺骗她,并闹着要与他“萨哟啦纳”。深爱着同学加知己的舟当然不愿失去心上人呀。于是,舟找到彤说:“人们都说你是才貌双全美女,你怎么不想一想呀,除你之外,我真想不出有第二个愿意与我恋爱的。你瞧:我老气横秋,长相报旧社会,写尽了中华五千年沧桑和苦难;再瞧我这条条仪表,一下子就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是刚经过洪水洗礼的困难户、重灾户,我现在最想往的是如何尽快脱贫致富,以报小姐的知遇之恩,哪敢花心哟。”一席话说得彤转怒为喜,忍俊不禁。舟的这番爱情表白,可谓妙语连珠,谐趣横生。究其原因,其用词的“错误”起着极大作用。  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爱情是最不讲道理的。由此就更进一步说明了在情爱生活中,特意把道理讲错的奇妙功能和独特作用。  富坤追克瑶已很久了,可克瑶就是态度暧昧,一直不愿与他私定终身。在一个秋风瑟瑟的雨天,富坤准备作最后一次努力。他跑去见克瑶,没想到开门的是她弟弟:“对不起呀,我姐不在家,你就请回吧!”富坤早已打听到克瑶正在家休息,分明是有意回避:“没关系,你就告诉她,她今天不出来见我,我就一直站在大雨下,把她的身体淋成冰棍,看是她心疼还是我心疼。”他们的对话被躲在屋里的克瑶听得一清二楚,她为富坤这种“错”得可爱的道理感动得热泪盈眶,赶紧叫弟弟把他请进屋里温情呵护,将一颗滚烫的劳心亲手交给了他。我们不难从富坤追求克瑶的“错”言“误”语中发现,他的错误道理简直近于荒诞,克瑶在没有完全接受他的情况下拒绝见他,情有可原。但他为了见到心上人把自己的身体说成是克瑶的身体,把自己心疼说成对方心疼,显然不成道理。然而,正是富坤的这种特意讲“错”的道理,使克瑶发现了富坤炽爱她的一片赤诚之心,发现了他愿把自己整个身心奉献给心上人的决心。  中国人由于自古以来民风较为保守,在爱情生活中所表示出的语言和行为也较含蓄。所以热烈相恋的聪明纯真的男女往往就利用这种含蓄去煽动情人的爱,将自己的情感寓于一种“错”误的事情中表达出来,幽默迷人。比如我们经常在一些文学或影视作品中听到男人说:“我想吻你一下,你觉得怎么样?”女人说:“我觉得你是个懒惰的人。”男的想吻女的,而女的故意把事情说错——给他下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结论“你是一个懒惰的人”,表面上看答非所问甚至像骂人,但实质上是暗示他“你只要勤快一点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的啦”。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宁林和润玉都是企业的工人,当两人沉浸在如醉如痴甜蜜快乐的爱情生活中时,他们先后被宣布下岗了。为了未来的幸福,他俩商定租赁一间门面做服装生意,维持生活。然而开张第一天,生意就十分萧条。回家的路上,润五唉声叹气地对宁林说:“啊,我明白了,我们的生意不好,是因为我的形象对不起顾客。”宁林机灵地接过话头:“错啦,是他们嫉妒——我这种有损市容的长相却有你这样美丽的心上人,他们愤愤不平,故意不找我们做生意,惹我们生气哩!任何人都知道,生意的好坏与个人容貌是没有什么联系的,顾客来欣赏的不是店主的脸蛋,而是服装的款式;来买的不是店主的容貌,而是服装产品。但润玉为了消除宁林因生意初战失利的懊丧,把生意不景气的原因”锗“说成是个人的影响,让宁林忘掉失败。受润玉的幽默启示,宁林通过对自己的”贬值“,让事情错得更远更玄,从而和润五的心灵碰在一起,就产生了爱的火花。一次生活上的失败在”故错“的作用下,化为爱的欢乐曲。  5.装作不知道,说话更奇妙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说辩方式。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帛,并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①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语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换回失语,在语言交际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间,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渡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的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像。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②可用于对付别人的诡辩。  “事实胜于雄辩”,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是战胜对手的有力法宝。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情况下,面对巧舌如簧的人,总是让人难堪至极——明知对方是谬论,却又无法还击。  两位青年农民有一次去给玉米施肥时,因猪粪离庄稼远近而争执起来。甲说:“猪粪离庄稼近,便于庄稼吸收,庄稼肯定爱长。”  乙说:“让你这么一说,应该把庄稼种到猪圈里,一定更爱长。”  甲说:“你这是不讲理。”  乙说:“怎么不讲理?你不是说离猪粪近,庄稼爱长吗?”  这时,一位中年农民凑过来说:“我看你们俩谁说得也不对。猪尾巴离粪最近,没见过猪尾巴长得有多长……”  一句话,使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中年农民似乎连常识也不懂了,可一语中的地点破了甲、乙两人的诡辩,更兼具强烈的幽默感。  ③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给他一个文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袁兵因身体肥胖,同班的赵强、王明“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袁兵,扮鬼脸。面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袁兵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袁兵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赵强,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王明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望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迸发出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④制止别人的挖苦、讽刺。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辛辣有力地去贬损、挪揄对方的行为,极易激怒对方。为避免大动肝火,两败俱伤,也可巧妙地运用装作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丈夫不停地抽烟,烟缸里已经有一大堆烟蒂了,大部分还在冒烟。妻子惊呼:“天啦!难道你找不到更好的自杀方式么?”  妻子出于对丈夫的深切关怀,非常恼恨丈夫抽烟,把抽烟比作“自杀”,用语异常辛辣。作为男子汉的丈夫,虽然自知不对,但对于这样的挖苦,却是忍无可忍。如果直接反击,那也只有伤和气了。此时,不妨装作没有听明白:“亲爱的,我正在抽烟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没好气的、似是而非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丈夫也因为幽默了一次,心理获得了平衡而消了怒气,妻子已经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已不太在乎丈夫听到没有,因此也不再言语。  ⑤补救说话中的错漏、失误。  进行即兴演讲,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演讲者自己也不知为什么,竟说出一句错话,而且马上就意识到了。怎么办呢?倘若遇上这种失误,演讲者不妨装作不知道,然后采用调整语意。改换语气等续接方式予以补救。只要反应敏捷,应变及时,就可以收到不露痕迹的纠错效果。例如,一位公司经理在开业庆典上发表即兴演讲,他这样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公司是统一的整体,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铁的纪律,每一个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上班迟到、早退、闲聊、乱逛、办事推诿、拖沓、消极、懈怠,都是违反纪律的行为。我们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就等于允许有人拆公司的台,我们能够这样做吗?  这位经理的反应力和应变力是很强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把本来想说的“我们决不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句话中“决不”二字漏掉之后,样作不知,马上循着语言表达的逻辑思路,续补了一句揭示其后果的话,同时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增强了演讲的启发性和警示力。这样的续接补救,真可谓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 谈判   提高 )

谈判中的二十条妙计(18)怎么写

  装傻计:如何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巨子招致杀身之祸。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仅得可爱,“疯”得恰到好处。谁不识使中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能不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1.花要半开,酒要半醉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道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耙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在公报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咬咬咬”三箭射击,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的对手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朝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在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假叔盈以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旧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斯杀功臣之事,所谓“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尹‘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当今社会,此理仍然,与领导交往的技巧就是“故意装傻”。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然而,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2.醉拳要领:形醉而神不醉  看电视连视剧《武松》时,极喜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片断:手握酒杯,仰脖而干,身子东倒西歪,步履轻漂虚浮,蒋门神于漫不经心之际,鼻梁突着一拳,尚未回过神来,眼额又遭一腿;……当其终于醒悟这绝非是酒鬼的“歪打正着”之时,其身已受重创而无还手之力了。有武林中人告之:此谓“醉拳”,乃武术中一高难度拳术,委实厉害之极。闻之而思,言道:懂了!  看古典小说《红楼梦》后,特佩服薛宝机的谋略,其待人接物极有讲究,且善于从从小事做起: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黛玉、湘云一千人等一睛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钦对这“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专家们一语破“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读之而想,不由拍案:绝了!  “醉拳”之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偏偏倒倒,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挨上了“醉鬼”的狠招。  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截然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却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装愚的,是‘吵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宠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蒋门神遭武二郎一顿狠揍而退出霸占的快活林,最终死于二郎刀下,喋血鸳鸯楼,自是恶贯满盈,令人痛快之至;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铁出阎成大礼,却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装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推销员”。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公元239年,魏少帝曾芳受普爽专权,架空了司马镇的兵权。司马茨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朝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键,以查虚实。司马镇也知道首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马能躺在床上,两个传文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与他说话时,司马镇故意作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明,说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曾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戴,听到他不会久留于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统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司马级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  在政治风云中,有时当危险要落到自己头上时,通过装傻弄呆,还可以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师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样狂诈疯,以倾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图逃脱之计。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胶痰诞满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嚎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过了一些天,庞涓终于买下了孙膑推销的“傻气”而自变愚蠢,相信孙膑真的疯了。这才使孙膑不久得以逃出魏国。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保住江山,对朝廷和地方的官僚好贪舞弊、严重损害皇朝利益的行为,无情打击,重刑惩治。其用刑的野蛮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帝王。为了免遭杀戮,有的官僚不得已装疯卖傻,以逃避惩治,御史袁凯惹怒了朱元璋,怕被杀头,便假装疯癫。朱元璋说疯了是不怕痛的,叫人拿木钻刺他的皮肤,袁凯咬牙不吭。回家后,自己用铁链子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朱元璋还是不相信,派人去探察。袁凯瞪着眼对来人唱“月儿高”的曲子,爬在篱笆边吃狗屎。朱元璋听了使者的回报,才不追究。实际上朱元璋又受了骗。原来袁凯知道皇帝不相信自己疯了,会派人来侦查,便预先叫人用炒面拌糖稀,捏作狗屎状,散在篱笆下。当来人一到,他便大口大口地吃,这才救了一条老命。可见“推销傻气”多么辛苦和不易,不到危及生存,还是别轻易去干这种活。  3.“大愚”之中藏大智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人。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首先挑起前敌指挥的重担。但面对新的形势,他们渐感力不从心。时势造英雄,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等,相继脱颖而出。这中间,老将们思想上不是没有波动的。1964年2月,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一、二方面军的行动,什捷缅科作为他的参谋长同行。什捷缅科早知道这位元帅对总参部的人抱怀疑态度,思想上有个疙瘩,心想:“命令终归是命令,只能服从了”。等上了火车,吃晚饭时,一场不愉快的谈话开始了,铁木辛哥先发出一通连珠炮:“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们这些老头子,监督我们的吧?白费劲!你们还在桌子底下跑的时候,我们已经率领着成师的部队在打仗,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了,自以为了不起了!革命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这通训,已经近乎侮辱了。但什捷缅科却老实地回答:“那时候,刚满十岁。”接着又平静地表示对元帅非常尊重,准备向他学习。铁木辛哥最后说:“算了,外交家,睡觉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时间证明论”是对的。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后,在一次晚间喝茶的时候,铁木辛哥突然说:“现在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种人。我曾想,你是斯大林专门派来监督我的……”后来什捷缅科被召回时,心里很舍不得和铁木辛哥分离。又过了一个月,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要求,调这个晚辈来共事。  什捷缅科在受辱之时装憨相,过了铁元帅关,体现了后生的谦卑及对老人的尊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懂得装假者绝非傻子,显得木油憨厚有时是最高智慧者才能为之。许多时候,要想受到别人的敬重,就必须掩藏你的聪明。下面再介绍几例装傻术的妙用,望能举一反三。  ①睁一眼,闭一眼。在交际活动中,单凭言语难以说服对方,采用交际情境表义,有时给对方多一些思考、体验,常可产生言语不能达到的效应。法国有位农学家,在德国吃过土豆,很想在法国推广种植这种作物,但他越是热心的宣传,别人越不相信。医生认为土豆有害于人的健康,有的农学家断言种植土豆会使土地变得贫瘠,宗教界称土豆为“鬼苹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这位一心推广土豆种植的农学家,终于想出一个新点子。在国王的许可下,他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栽培了土豆,由一支身穿仪仗队服装的国王卫兵看守,并声称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它,挖掘它。但这些士兵只在白天看守,晚上全部撤走。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晚上都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这样,没过多久土豆便在法国推广开了。这个推广土豆种植的主意获得成功,就得益于情境的巧用。直言土豆好,人们不信;由皇家种植,国王卫兵看守,暗示的情境意义即:是贵重物品。由此诱发了人们占有的欲望,加之栽种后亲自品尝与体验,确信有益无害,就会完全接受了这种作物。这里交际情境的魅力,就在于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睁一眼,闭一眼,创造了一个使人接触土豆的契机,所以产生了可喜的效应。  ②歪打正着出笑料。抗战期间,驻在距重庆50多公里的北暗的各机关团体,以国立编译馆为首发起募捐劳军文艺晚会。一连两晚,盛况空前。在正式开演之前,先垫一段相声。老舍自告奋勇,并请梁实秋先生做搭档。梁实秋有言在先:在演出时用折扇敲头的时候不能真打,只能点到为止。到上演的那一天,两人走到台前,泥塑木雕般地绷着脸肃然片刻,装着一副傻样,没有说话,台下的观众已笑成一片。他俩几乎只能在一阵阵的笑声之间进行对话,一逗一棒,诙谐幽默。当须用折扇敲的时候,不知老舍是一时的激动忘形,还是有意违背诺言,竟抡起大扇向梁实秋的头上敲去,梁实秋本能地把头向后一闪,折扇正好打落梁实秋的眼镜。说明迟,那时快,梁实秋连忙手掌向上,两手前伸,正好接住落下的眼镜,并保持那姿态久久不动。台下掌声、喝彩声经久不绝。相声本来就容易使人发笑,老舍这一喜剧性的“歪打正着”,更我让人如醉如痴。观众们以为这是他俩的绝活,连声高呼:“再来一回!”老舍,尤其是梁实秋心中有数:这“绝活”只能来一次!  ③荒诞之中明事理。有对面对一个错误的推理或结论,从正面反驳可能无济于事,这时不妨用另外一个类似的,并且明显是错误的推理,来达到批驳的目的,效果反倒更好。这种错误的推理具有很强的荒诞性,含不尽之急于言外,会使人在含笑中明确是非,从而达到幽默的真正目的。推理越具有荒诞性,说出的话就越具有幽默感。  宋高宗时,有一次宫廷厨师煮的馄饨没有熟,皇帝发怒了,把那个厨师下了大狱。没过多久,在一次演员演节目时,两个演员扮作读书人的模样,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这时又有一个演员马上来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大狱。”皇帝觉得蹊跷,问是什么原因。这个演员说:“甲子、饼子都是生的,不是与那个馄饨没煮熟的人同罪吗?”皇帝一听大笑起来,知道了他的用意,就赦免了那个“饭钝生”的厨师。演员借皇帝“馄饨生就下大狱”这个前提,演绎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是“生”就该下大狱,甲子生。丙子生也该下大狱。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引人发笑。演员的推理语言婉转,表达含蓄,蕴涵了丰富的机趣。这种幽默语言的产生,不能不归功于巧夺天工般的荒诞推理。  ④明知故犯生幽默。某年6月,中央电视一台曾播出一个特别节目——首届外国人汉语知识大决赛。有位美国朋友在按规定用汉语讲一件含有汉语知识的完整事件时,这样说:“有天,我去拜访一位中国朋友,他留我吃中饭。我说,做饭很麻烦。他说,又不是请客,做顿便饭,不麻烦。我说,你就做顿小便饭吃,不要做大便饭了,大便饭也够麻烦的。”听完他的叙述,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  表面看来,这位美国朋友不懂得“便饭”这个名词按汉语构词习惯不能和形容词“小”与“大”搭配的道理。其实,这位朋友并非真的不懂,他只是明知故犯,有意违反汉语的构词习惯,制造歧义,违反逻辑事理,荒谬地把“便饭”同“小便(饭)”“大便(饭)”联系起来,制造笑料罢了。  有个相声叫《歪批三国》,其中有这么一段:甲问乙:“刘备卖过草鞋,张飞卖过肉,你知道赵云卖过什么?”乙说:“不知道。”甲说:“你没听过《天水关》(注:一出三国戏)里姜维在校场上唱的那两句吗?‘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赵子龙老迈年高。’这赵云不是卖年糕的吗?”听众听到这里,无不捧腹大笑。把‘佬(迈)年高“理解为”卖年糕“,相声的作者利用谐音制造歧义,造成了笑料,取得了幽默生动、令人解颐的效果。  ⑤答非所问妙解困。答非所问指答话者故意偏离逻辑规则,不直接回答对方提问,而是在形式上响应对方问话,通过有意的错位造就幽默。答非所问并不是思维混乱,而是用假错的形式,幽默地表达港在意图。  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休息时,一位发达国家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大使:“贵国的死亡率一定不低吧?”非洲大使答道:“跟贵国一样,每人死一次。”  外交官问话是对整个国家而言,对非洲的落后存在挑衅,大使并不理会其问话的要害点,故意将死亡率针对每个人,颇具匠心地回答,营造着别样的幽默效果。幽默有效地回敬着外交官的傲慢,维护了本国尊严。  答非所问讲究机巧,抓住表面上某种形式上的关联,不留痕迹地闪避实质层面,有意识地中断对话逻辑的连续性,寻求异军突起的表达,幽默旨在另起新灶,跳出被动局面的困扰。  有个爱缠人的先生盯着小仲马问:“您最近在做些什么?”  小仲马平静地答道:“难道您没看见?我正在蓄络腮胡子。”  胡子是自然而然长的,小仲马故意把它当作极重要的事情,显然与问话目的不相符合。小仲马表面上好像是在回答那先生,其实并没给他什么有用信息。小仲马自然是懂得对方问话意思的,但他偏要答非所问,用幽默暗示那人:不要再继续纠缠。  4.明知故犯的错误恋爱法  恋爱生活中,相恋的男女主角为了取悦对方,无不竭尽全力地将自己光辉灿烂的优点放大给心上人。然而,一个情人如果在恋爱过程中出现某些拂逆不顺的情节或遇到爱情挫折的时候,有意用错误的词句来贬损自己却能收到始料不及的奇效。  彤与舟是大学同班同学。在一次大学生辩论会上,舟敏锐的思维、犀利的语言、雄辩的谈锋俘获了她的芳心。大学毕业后两人又被分配在同一座城市工作。正当彤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准备与舟共筑爱巢时,彤的同学却告诉她:最近,她经常看到舟与一个很摩登靓丽的女孩子在一起。为此,彤指责舟对爱情不忠贞,见异思迁,舟解释说:那是他表妹,她来到这个城市求我帮她找一份工作的。可彤根本不信,还说舟在继续欺骗她,并闹着要与他“萨哟啦纳”。深爱着同学加知己的舟当然不愿失去心上人呀。于是,舟找到彤说:“人们都说你是才貌双全美女,你怎么不想一想呀,除你之外,我真想不出有第二个愿意与我恋爱的。你瞧:我老气横秋,长相报旧社会,写尽了中华五千年沧桑和苦难;再瞧我这条条仪表,一下子就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是刚经过洪水洗礼的困难户、重灾户,我现在最想往的是如何尽快脱贫致富,以报小姐的知遇之恩,哪敢花心哟。”一席话说得彤转怒为喜,忍俊不禁。舟的这番爱情表白,可谓妙语连珠,谐趣横生。究其原因,其用词的“错误”起着极大作用。  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爱情是最不讲道理的。由此就更进一步说明了在情爱生活中,特意把道理讲错的奇妙功能和独特作用。  富坤追克瑶已很久了,可克瑶就是态度暧昧,一直不愿与他私定终身。在一个秋风瑟瑟的雨天,富坤准备作最后一次努力。他跑去见克瑶,没想到开门的是她弟弟:“对不起呀,我姐不在家,你就请回吧!”富坤早已打听到克瑶正在家休息,分明是有意回避:“没关系,你就告诉她,她今天不出来见我,我就一直站在大雨下,把她的身体淋成冰棍,看是她心疼还是我心疼。”他们的对话被躲在屋里的克瑶听得一清二楚,她为富坤这种“错”得可爱的道理感动得热泪盈眶,赶紧叫弟弟把他请进屋里温情呵护,将一颗滚烫的劳心亲手交给了他。我们不难从富坤追求克瑶的“错”言“误”语中发现,他的错误道理简直近于荒诞,克瑶在没有完全接受他的情况下拒绝见他,情有可原。但他为了见到心上人把自己的身体说成是克瑶的身体,把自己心疼说成对方心疼,显然不成道理。然而,正是富坤的这种特意讲“错”的道理,使克瑶发现了富坤炽爱她的一片赤诚之心,发现了他愿把自己整个身心奉献给心上人的决心。  中国人由于自古以来民风较为保守,在爱情生活中所表示出的语言和行为也较含蓄。所以热烈相恋的聪明纯真的男女往往就利用这种含蓄去煽动情人的爱,将自己的情感寓于一种“错”误的事情中表达出来,幽默迷人。比如我们经常在一些文学或影视作品中听到男人说:“我想吻你一下,你觉得怎么样?”女人说:“我觉得你是个懒惰的人。”男的想吻女的,而女的故意把事情说错——给他下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结论“你是一个懒惰的人”,表面上看答非所问甚至像骂人,但实质上是暗示他“你只要勤快一点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的啦”。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宁林和润玉都是企业的工人,当两人沉浸在如醉如痴甜蜜快乐的爱情生活中时,他们先后被宣布下岗了。为了未来的幸福,他俩商定租赁一间门面做服装生意,维持生活。然而开张第一天,生意就十分萧条。回家的路上,润五唉声叹气地对宁林说:“啊,我明白了,我们的生意不好,是因为我的形象对不起顾客。”宁林机灵地接过话头:“错啦,是他们嫉妒——我这种有损市容的长相却有你这样美丽的心上人,他们愤愤不平,故意不找我们做生意,惹我们生气哩!任何人都知道,生意的好坏与个人容貌是没有什么联系的,顾客来欣赏的不是店主的脸蛋,而是服装的款式;来买的不是店主的容貌,而是服装产品。但润玉为了消除宁林因生意初战失利的懊丧,把生意不景气的原因”锗“说成是个人的影响,让宁林忘掉失败。受润玉的幽默启示,宁林通过对自己的”贬值“,让事情错得更远更玄,从而和润五的心灵碰在一起,就产生了爱的火花。一次生活上的失败在”故错“的作用下,化为爱的欢乐曲。  5.装作不知道,说话更奇妙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说辩方式。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帛,并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①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语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换回失语,在语言交际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间,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渡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的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像。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②可用于对付别人的诡辩。  “事实胜于雄辩”,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是战胜对手的有力法宝。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情况下,面对巧舌如簧的人,总是让人难堪至极——明知对方是谬论,却又无法还击。  两位青年农民有一次去给玉米施肥时,因猪粪离庄稼远近而争执起来。甲说:“猪粪离庄稼近,便于庄稼吸收,庄稼肯定爱长。”  乙说:“让你这么一说,应该把庄稼种到猪圈里,一定更爱长。”  甲说:“你这是不讲理。”  乙说:“怎么不讲理?你不是说离猪粪近,庄稼爱长吗?”  这时,一位中年农民凑过来说:“我看你们俩谁说得也不对。猪尾巴离粪最近,没见过猪尾巴长得有多长……”  一句话,使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中年农民似乎连常识也不懂了,可一语中的地点破了甲、乙两人的诡辩,更兼具强烈的幽默感。  ③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给他一个文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袁兵因身体肥胖,同班的赵强、王明“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袁兵,扮鬼脸。面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袁兵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袁兵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赵强,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王明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望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迸发出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④制止别人的挖苦、讽刺。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辛辣有力地去贬损、挪揄对方的行为,极易激怒对方。为避免大动肝火,两败俱伤,也可巧妙地运用装作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丈夫不停地抽烟,烟缸里已经有一大堆烟蒂了,大部分还在冒烟。妻子惊呼:“天啦!难道你找不到更好的自杀方式么?”  妻子出于对丈夫的深切关怀,非常恼恨丈夫抽烟,把抽烟比作“自杀”,用语异常辛辣。作为男子汉的丈夫,虽然自知不对,但对于这样的挖苦,却是忍无可忍。如果直接反击,那也只有伤和气了。此时,不妨装作没有听明白:“亲爱的,我正在抽烟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没好气的、似是而非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丈夫也因为幽默了一次,心理获得了平衡而消了怒气,妻子已经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已不太在乎丈夫听到没有,因此也不再言语。  ⑤补救说话中的错漏、失误。  进行即兴演讲,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演讲者自己也不知为什么,竟说出一句错话,而且马上就意识到了。怎么办呢?倘若遇上这种失误,演讲者不妨装作不知道,然后采用调整语意。改换语气等续接方式予以补救。只要反应敏捷,应变及时,就可以收到不露痕迹的纠错效果。例如,一位公司经理在开业庆典上发表即兴演讲,他这样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公司是统一的整体,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铁的纪律,每一个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上班迟到、早退、闲聊、乱逛、办事推诿、拖沓、消极、懈怠,都是违反纪律的行为。我们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就等于允许有人拆公司的台,我们能够这样做吗?  这位经理的反应力和应变力是很强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把本来想说的“我们决不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句话中“决不”二字漏掉之后,样作不知,马上循着语言表达的逻辑思路,续补了一句揭示其后果的话,同时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增强了演讲的启发性和警示力。这样的续接补救,真可谓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 妙计   谈判 )